-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历史
【答案】1..A
【解析】
仁义礼智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孟子看来人有“四心”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故选A项;庄子、道德经为道家著作,韩非子为法家著作,BCD排除。所以答案选A。
【答案】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表明,孟子和苏格拉底都认为人性本善,在此基础上他们都认可教育对人的作用,B项正确。AB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排除;D也是二者的共同点,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3.B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维护“周礼”的确是一种落伍的思想,不过题目所要求我们分析的是孔子较为矛盾的言行,既然连孔子本人都在做的过程中舍弃周王室,那么就意味着周王室所代表的奴隶王朝的覆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故B正确。A是表象;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已成为社会主题是在战国时期,排除C;D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
【答案】4.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借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不难判断。从题中所给信息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孔子的地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只有A项更能说明孔子“命运”。故答案选A。B项错误,无法体现孔子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对待;C项错误,历史是过去的人和事,但是却和现实紧密相连;D项错误,是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
【答案】5.A
【解析】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儒学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以后,一直居于正统地位。官方意识形态受到挑战,说明文化观念上不再是儒学一统天下,也就是文化观念的多元化,A正确选项。儒学从未失去正统地位,B错误。佛、道、儒三教合一应在隋朝以后,D错误。当时只是一些人崇尚“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并不能说明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C错误。所以答案选A。
【答案】6.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因为“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所以才“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亦即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适应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因此C最符合题意。
7、
【答案】7.C
【答案】8、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说明作者认为中国古代重儒学,轻科技的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科技的进步,故C项正确。A、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可知B项所述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答案】9、B
【解析】“天不变道也不变”是中国西汉董仲舒的一个哲学命题,其核心是三纲五常。董仲舒以“天不变道亦不变”来论证封建制度和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后来成了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所以③错误,不能入选;①②④⑤项均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且已成为时代优秀的价值原则或精神,故本题的答案为B项。
【答案】10.B
【解析】
“鹅湖之会”是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然后得出结论。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可见双方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因此选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是后人对他们的评价的哲学派别,排除A;“鹅湖之会”发生在南宋时期,排除C;D说法错误,争论的不是二者的联系,而是实现理的途径,排除。
【答案】11.A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并结合所学可知是李贽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
【答案】12.B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故选B项。
【答案】13.B
【解析】
【答案】14.C
【解析】
【答案】1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三课本(必修2)文言文复习.ppt
- 2014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1.ppt
- 2014高三语文(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句式和用法(含13年高考真题,65张PPT).ppt
- 2014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德国鲁尔区的探索.ppt
- 2014自然观02.pptx
- 2014高三课本(必修5)文言文复习.ppt
- 2014高二哲学复习(发展观).ppt
- 2014高考作文指导三:引论(公开课课件__深圳第三高级中学_卿青芳).ppt
- 2014高考作文最新素材—人无我有,人有我独——.ppt
- 2014高州市高考语文冲刺训练2.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 第七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第2课时 课件.pptx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2.doc
- 2015-2016学年《汉代儒学》导学案.pptx
-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18.小溪流的歌.ppt
-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共53张PPT).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课时课件(11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2 课件(30张).ppt
- 2015-2016北京课改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第11课《向沙漠进军》 (共52张PPT).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