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一轮复习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内容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核心考点一:自然界物质性原理(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方法论要求: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应用范围: 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核心考点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产生: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本质: 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核心考点三: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010·海南高考)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物质”和“事物”即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他们都是客观的,③不选;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011·江苏高考)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题干的意思是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缩小它的面积,这说明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C错误,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意志,只有人才有意志。 (2014新课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核心考点四: 哲学的运动概念1.正确理解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2012·江苏高考)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 AC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唯心主义观点; D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选。 (2014福建)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 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B定律是对规律的反映,不对应实践的观点,排除① ②表达了不同的条件下事物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对应发展趋势的原理 核心考点五 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1)规律是一种联系,也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2)规律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不是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中考复习之词短语成语.ppt
- 2015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新).ppt
- 2015中考总复习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ppt
- 2015中考议论文心系一处精细 阅读指导.ppt
- 2015东城中考一模物理试卷(有答案)Microsoft_Word_文档.doc
- 2015东城中考一模物理试卷(有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 2015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中考名著导读.pptx
- 2015中考数学全景透视+九年级一轮复习课件+第11讲+函数及其图象(共83张PPT)(共83张PPT).ppt
- 2015中考历史复习策略.ppt
- 2015中考语文(苏科版):专题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共27张ppt).pptx
- 2015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ppt
- 2015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doc
- 2015届高三联考物理试题.doc
- 2015届高考二轮物理专题复习课件+课时过关:专题4《电路与电磁感应》第2课 电磁感应规律及其应用.ppt
- 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考点预测突破+易错纠偏):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1部分第1课.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整合(共计28张PPT).ppt
- 2015实用汽化和液化.ppt
- 201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选修8 Unit 2 Cloning (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政治(新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三十三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ppt
- 2015届高考语文·名校名师高考考点课时训练·课件:专题四+散文类文本阅读(共12张PPT).ppt
最近下载
-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共21张ppt).pptx
- T梁预制及架设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 VIP
- 《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100kmh AH型电客车架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招聘社区工作者1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杭州西奥电梯有机房客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
- 江西中烟工业公司笔试试题2025.docx VIP
- 《GB/T 40484-2021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pdf
- 《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最终版.docx VIP
- 88J14-4(2006) 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