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酒文化寻根-科学技术文献.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猿猴造酒 ,并非虚构 ,而是有证可考 。 这造酒 的猿猴,也并非动物界 的“猴子 ”,而是 中国古人类名称 之一,距今大约有几十万年历史。根据达尔文 的 《生物进化论》,我 们 的祖先本是梢头枝下雀跃 的猿猴 。因此 ,猿猴造酒,就是 中国古 人类造酒。 类人猿在 自然界的生存竞争 中智商得到极大的发展 ,猿猴造 酒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猿猴造的是经过 自然发酵而成的野果酒,是猿猴采食后 的派 生物,后人们称之为猿酒,也叫 自然酒。 古猿猴群居深 山老林,遇到熟透坠落 的果子便食,并将剩余 的 存放在石洼中。于是,野果 自然发酵,产生酒味。猿猴偶尔一尝, 觉得味道极美 ,飘飘欲仙,聪 明调皮的猿猴便集体采摘 ,贮藏野果, 酝酿成酒,然后集体饮酒,醉 了,群猴乱舞。 据考证,中国古代及近代都有“猿酒”遗迹的发现。 年,中国科学古人类研究所杨钟健教授在江苏洪泽湖畔 下草湾考证醉猿化石 ,发现 了“下草湾人 ”,属晚期智人阶段 ,证实 了这些猿人是吃了含有酒精成分的野果汁,醉倒致死后成为化石 的,因而首次将其命名为“醉猿 ”,将化石定名为“醉猿化石 ”。 第 2 页 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所长李传夔教授再次论证属于 长臂猿科的双沟醉猿化石,他认为这是古猿化石在江苏的最早记 录,也是第三纪长臂猿科化石在亚洲地区的重大发现。 年元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徐 钦奇、计宏祥教授一行,专程对江苏双沟地 区下草湾“双沟醉猿 ”化 石发现地作科学考察,进一步证实了前两次的考古发现。 醉猿化石是在名酒之乡双沟酒厂的附近,真是无巧不成书。 在 中国的历史文献 中,对“猿酒 ”也有不少 的记载。 《清稗类钞 粤西偶记》中记载:“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 采 百花酿 酒 。樵 子入 山,得其巢 穴者 ,其 酒 多至数石 。饮 之 ,香美 异常,名 曰猿酒 。” 《紫桃轩杂缀 篷 夜话》中也 曾记载:“黄 山多猿 ,春夏采 杂花果于石洼 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在清代李调元的 《粤东笔记》中,也有“琼州多猿,……常于石 岩深处得猿酒,盖猿 以稻米杂百花所造 ,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 ,味 最辣 ,然极难得 ”记载。 清 《蝶阶外史》所描述的“猴儿酒”更是形象生动: 永平与边城近地 多山,山多猴 。一旦 ,群猴移家 ,百十为 队,携 持保抱遍 山谷 ,山下居 民聚观甚众,有稚子拍手呼,猴谓人将 图己, 并狂 去 ,遗土盎甚 多。范土而成 ,大可受斗许 ,小变数升 ,浑合如 铸 ,居 民拾而凿焉,清汁满 中,深红浅碧不一色,酸甘涩不一味,并 芳洌 ,盖猴杂采 山果酿成 ,大风雪不能 出,乃开饮之 ,亦 旨,蓄御冬 之意也,因名猴儿酒。 有关猴子喝酒的记载和传说屡见于书籍和报端。 在 《西游记》第二回里,吴承恩就描写了猴王 孙悟空和众 猴 喝酒 的场面:众猴 闻说 ,鼓掌忻然道:“大王是老孙 ,我们都是二 孙、三孙、细孙、子孙 一家孙、一 国孙、一 窝孙 矣 !”都来奉 承 老 第 3 页 孙,大盆小碗的,椰子酒、葡萄酒、仙花、仙果,真个是合家欢 乐 !咦 ! 《西游记》尽管是文学创作,但文学艺术离不开生活,在生活 中,猴子和人类一样,是嗜酒的。 唐代李肇撰的 《国史补》中有人们利用猩猩嗜酒的特征捕猩猩 的记载。而在非洲等热带国家 ,至今用酒捉猴还非常盛行。中非 有一种非洲长尾猴,在油棕 树丛 中窜来窜去,经常与人抢酒喝, 抢到了喝得津津有味,抢不到就会怒气冲冲。母猴们抢到油棕酒 后 ,自己喝上两 口就递给小猴喝,有 的猴子抢到酒瓶 ,一看里面没 有酒,会把酒瓶砸得粉碎 。 在泰 国华富里府一家豪华酒店,是 以猴子做店徽的。该酒店 曾设宴免费招待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