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透水桩坝导流落淤效果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透水桩坝导流落淤效果研究

第30卷第1期 人 民 黄 河 Vol.30,No.1 2008年 1月 YELLOW RIVER Jan.,2008 [防洪 ·治河I 透水桩坝导流落淤效果研究 李远发,田治宗,宋莉查,郭慧敏,陈俊杰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 要:利用实体模型对透水桩坝导流冲淤情况及桩坝前后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人流角的增大,透水 桩坝的导流能力逐渐减弱;②在透水率分别为27%,33%,43%条件下,不管人流角度大小,透水桩坝前冲刷达到稳定后, 桩坝前、后水位差一般在0.05-0.15m之间;③人流角分别为30,60和“90“时,透水桩坝前、后最大垂线平均流速比值 分别为3.5,2.0和1.3;④透水桩后滩地淤积部位、范围和淤积量与来流含沙量、人流角和桩坝透水率有关;⑤透水桩坝 前的冲刷坑形状为一近乎平行于桩坝的长条状冲坑,当人流角分别为300,60”和90“时,透水桩坝前最大冲刷坑深度分 别为18.0一19.0,19.5一19.9m和19.9一20.7mo 关 键 词:入流角;冲刷坑;导流落ilk;透水桩坝 中图分类号:TV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379(2008)01-0008-02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以往多采用传统的柳石结构坝,该 为桩径,t为桩与桩之间的净间距,用工程立面透水面积与总面 坝型在靠溜后,坝前冲刷成坑,裹护部分随即下蛰,需及时采用 积之比表示透水率,透水率分别为27%,33%,43%。试验采用 抛石等方法进行抢护加固,经多次抢险后坝体才能达到稳定。 的人流角度0(来流方向与透水桩连线之间的夹角)分别为 为了减少传统结构坝因基础浅所造成的被动抢险局面,近些年 30,60-,90-,人流单宽流量q=20m3/(s·m)。 一些新的坝型逐渐在河道整治工程中被采用。透水桩坝因基 础埋深大、不需抢险、坝后可缓流落淤、大洪水还可漫顶行洪而 1透水桩坝附近流态 受到治河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疆于1972年开始在叶尔 来流顶冲桩坝后,紧贴坝前形成平行于桩坝走向的螺旋流 羌河、塔里木河上修建透水桩坝,随后,黄河花园口、双井及苏 (见图2),使得桩坝前同一垂线上各点的流速方向不一致,流 泅庄等控导工程也陆续修建了几座试验透水桩坝,均取得了良 态十分复杂。 好的缓流落淤、控导河势的效果。但由于透水桩坝的设计原则 仍处于探索之中,其透水率的确定有一定的盲目性,倒桩和断 桩现象也有发生,再加上试验桩坝工程长度较短,且位于控导 工程的送溜段,因此对大中型洪水及小流量过程的河势适应性 如何、布设在导流段上的运用效果怎样等技术问题还没有解 决。为了促进这种新坝型的推广和应用,利用实体模型对透水 桩坝的导流效果、坝前后冲淤变化及其他水力特性进行研究是 非常必要的。 图1是黄河河南段某河道整治工程结构型式。 图2 透水桩坝前水流流态 30。人流角条件下,工程运行初期,上游来流遇到透水桩坝 后,大部分水流被平顺导向下游,而穿过透水桩坝的水流也能 顺畅下行,坝后水流流向和坝前来流流向基本一致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