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锦华
生活帮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责编 汪慧君 美编 谢亚娟 图编 潘畅 责校 黄雨川
东莞时报记者 沈汉炎
52岁的邓锦华,身材瘦削,但精神矍铄,
对此他归功于多年来的练武习惯,特别是自
己对太极拳的极度痴迷。会打太极拳,获奖
无数,这些还远远不够,邓锦华还积极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打太极拳,传播太极
拳文化。10年来,邓锦华在横沥、谢岗、常平、松山湖、桥头渐渐设立了义务教
学点,不遗余力传播太极拳文化,让更多人享受其中的乐趣。
去年,邓锦华和徒弟还组建横沥缘圆太极功夫队,传播太极拳文化的同时
也宣传社会公益,学员均为年轻男女,从事不同职业。他们有自己的队旗和口
号,参加东莞第二届武术文化节公开赛曾取得五金,参加今年省第九届武术精
英大赛曾斩获7金3银1铜。“拳练千遍,其形自现;拳练万遍,其义才现。”邓
锦华坚信太极拳传播之路永无止境。这不,如今他的不少徒弟,也致力于传播
太极拳文化,走上了义务教学的道路。
10多年前,他开始学习太极拳,
如今成为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者
邓锦华:
一腔热忱为太极
尼泊尔雪山脚下,邓锦华在传播太极拳文化。受访者供图
拳,也去过桥头想学莫家拳,但因为当 课,教陈式太极拳的实践、养生功夫,
一部《少林寺》让他爱上武术 时教莫家拳的师父年纪大,坦言“教不 坚持10年义务教学 上到晚上9点半,有时是10点半。这
凌晨4点多就起来到竹林练功 了了”,后来他便跟着一位武术发烧友 传播太极拳弘扬国粹 成为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的远房表哥学东莞的传统武术,这位 值得一提的是,邓锦华还将这种
远房表哥家在常平,比邓锦华早入门 对太极拳的义务普及,带到国外去,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叫《少林寺》的 几年,有一定的武术功底。 传统武术的教学里,学生跟入室 每年的出国旅游,邓锦华都一如既往
电影,不知点燃了多少人的武术梦想, 那时,因为父亲反对练武,担心孩 弟子是有区别的。“师父会从学生中 地起来练太极拳,还热情地教团友以
来自横沥的邓锦华,就是其中一个梦 子学坏,锁起了家里的自行车,邓锦华 挑选出他认为武术功底和人格品德 及当地的人们。“太极拳不仅是中国
想者、实践者。 只好步行两个多小时走到常平,学习 比较优秀的人进行考察,人格品德是 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一门包容万物
“小的时候我身体比较瘦弱,常受 拳术、棍术以及气功等。 很重要的方面。一日为师,终身为 的人类艺术,希望有更多的人练习太
其他孩子欺负,一直很渴望练得一身天 为了加强练习,每天凌晨4点多, 父,成为师父的入室弟子,就有责任 极拳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弘扬国粹。”
不怕、地不怕的好功夫。”邓锦华说,到了 邓锦华就摸黑起来,走路到距离家1公 像他的孩子一样尽孝,因为他传授给 邓锦华也有自己的“教学宗旨”,那
初二的时候,看了电影《少林寺》,看到片 里左右的竹林里研究摸索。“当时,人 你的,不仅仅是一门毕生技艺,还有 就是“未曾学武先学德,未曾学艺先学
中少林寺的僧人们主持正义,锄强扶弱, 们对武术多少有些偏见,觉得‘不正经 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邓锦华说。 礼”。不是诚心热爱中华武术文化者不
“我非常羡慕他们,希望有一天也能像他 ’,自己只能偷偷去练;而且在竹林里, 不知不觉,他跟师父学习,已超 教,不孝者不义者不教,不崇尚武艺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