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卖手 ·卖点 (上编)
〔台湾 〕 张永诚 著
中国城市出版社
卖 手
——杰出人物的推销方略与模式剖析
中文简体字版序
前几 日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 了中外企业家在名牌
观念上 的不 同。在 中国企业家 的眼里 ,名牌就是质量+人才,
即以技术创新为 中心,抓质量管理 ,以保持产品的竞争能力及
持久 的信誉 。而在 国外企业家 的观念 中,名牌是文化精神 +Y
一代 ,即他们认为 ,对高档 品牌来说 ,最重要的不是产品本身
的质量 ,而是产 品给消费带来 的联想 ;另外,由于5~15岁的
青少年 即Y一代代表 了未来 的国际市场 ,打入这一群体 ,将
主导未来的名牌市场。
应该说 中国企业家 的名牌观念绝对没错,它是 目前我国经
济发展水平 的产物 ,符合我 国刚刚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产品
质量参差不齐 ,在供求关系上刚刚出现供大于求的经济现实。
但与 国外企业家 的名牌观念相 比较 ,可 以发现明显的差距,即
我们 的名牌观念 中,缺乏一种对人性 的更深入的理解,缺乏社
会 学 及 心 理 学 的 内 涵 , 欠 缺 了 时 代 感 和 历 史 眼 光 。
由此看来 ,新观念 的引入 ,对于十分现实的经济问题,也
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
张永诚先生 曾任 台湾 “立法院”编撰 、哈佛企业管理顾问
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具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著述颇丰 。此 次介绍给大 陆读者 的 《卖手》和 《卖点
100》 , 自出版 以来 ,在 台湾 已再 版 十 余 次 ,影 响极 佳 。
关于台湾 出版此书的背景和对本书的评介,在原版的 《出
版缘起》、 《主编的话》、 《编辑室报告》及 《自序》中,都有精
彩深入 的叙述 ,读者读之定会获益匪浅,本序中就不再涉及。
在这里 尚需补充 的有三 点:第一,张永诚先生 的 《卖手》和
《卖点100》本是独立 的两种书,出版也有先后之分 ,但 因此
两种书 “其原理原则相通相同,技巧和方法也是互补相成的”,
两书 “参照阅读,相信必能收到相激相荡、互为启发的效果”。
(张永诚语 )故合在一起 出版 ,仅 以上、下编相分;第二,在
上编 《卖手 》 中,作者从推销 的角度对 16位政治人物进行 了
分析、研究,角度新颖独特 。但 由于政治观点上的差异,对某
些政治人物 的叙述 中,难免会有一些溢美之词或不当之处,请
读者在 阅读时注意;第三 ,为适合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简
体字版 的编辑过程 中,我们对原书中个别的用词、用字做了必
要 的技术性处理 ,而对于那些大陆读者尚可接受的台湾人独有
的表达方式及用字 ,则尽可能地保持了原貌。因水平所限,处
理后 的著述或许会有张永诚先生感到不满意及大陆读者感到不
习惯之处 ,在此谨表示欠意,并望张永诚先生和大陆读者见
谅。
1998年4月
出版 缘 起
王荣文
在此时此地推 出 《实战智慧丛书》,基于下列两个重要
理 由:其一,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已到达了面对现实强烈竞争,
迫切渴求实际指导知识的阶段,以寻求赢的策略;其二,我们
的商业活动 ,也 已从台湾竞争的基础扩大到 国际竞争的新领
域 ,数十年来,历经大大小小商战,积存了点点滴滴的实战经
验 ,也确实到了整理采编的时刻,把这些智慧留下来,以求未
来 面 对 更 严 酷 的 挑 战 时 , 能 有 所 凭 借 与 突 破 。
我们特别强调 “实战”,因为我们认为唯有在面对竞争对
手强而有力的挑战与压力之下,为了求生、求胜而拟定的种种
决策和执行过程,最值得我们珍惜。经验来 自每一场硬仗,所
有 的胜利成果,都是靠着参与者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而得到
的。我们现在与未来最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 “行动家”,而不
是 缺 乏 实 际 商 场 作 战 经 验 、 徒 凭 理 想 的 “空 想 家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