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镇江南山景区
镇江南山风景区 景区简介 南山风景名胜区在南北朝至明代为鼎盛时期。六朝后,历代文士名流曾在此居住、游览,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文心雕龙》著作刘勰等天下贤才,在招隐增华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此四十年,创米氏云山。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的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颙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广陵、游弦、止息三首古曲。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鹤林寺留下苏公竹院,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的茂叔莲池等。在竹林景区东侧有纪念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将军的陵墓,还有曾出土史前骨化石的莲花洞。 南郊游览路线 招隐寺--招隐坊--听鹂山房--虎跑泉--鹿跑泉--玉蕊亭--增华阁--昭明太子读书台--珍珠泉--鸟外亭 竹林寺--林公泉--挹江亭--伯先墓 鹤林寺--杜鹃花--苏公竹院--茂叔莲池--米芾墓 招隐寺 招隐山原名兽窟山,因南朝著名艺术家戴颙(yú)隐居于此,拒不出仁而得名。招隐寺初建于山上,由戴颙故宅改建。戴颙只生一女,戴颙死后,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故名招隐寺。 招隐寺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当时殿宇宏丽,甚负盛名。唐宋以来,几经兴废。清咸丰间,寺毁于战火,同治、光绪间,慧传和尚重建大殿、读书台等,规模已不如前。抗战时,又遭日军毁坏,现在正全面修复,大部分胜迹已焕然一新。 在进山的山道上,有一座石牌坊, 牌坊上有上额、下额,外联、内联。 上额是“宋戴颙高隐处”几个字,讲的 是戴颙第一个隐居在此;下额“招隐” 的来历是这样:戴颙才华横溢,在音 乐和雕塑上有十分深厚的造诣,宋武 帝刘裕对他极为赏识,屡次招他出山 做官,但戴颙拒诏不出。一招一隐, 便有了“招隐”二字。 内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读书人指的是南朝时梁武帝 的长子昭明太子萧统,他不恋宫中锦衣玉食,在此寒窗苦读十年,召集文士 在此编撰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下联就是指的戴颙。 外联“烟雨鹤林开画本,春咏鹂唱忆高踪”。上联指米家父子在此开创了“米 家山水”、“米氏云山流派”,特别是米芾把南山的烟雾比喻成烟雨,他认为 南山本身就是一幅秀丽的山水画,无需宣纸的点绘;下联则指春天的清晨, 当人们听到黄鹂悦耳动听的鸣唱时,不由得就会想起这里是以戴颙隐居而得 名。 听鹂山房 听鹂山房坐落在增华阁东北山腰里。过去这里古树参天,浓荫蔽日,风凉清幽。招隐山上花鸟众多,万以黄鹂为最,终日鸟声不绝,黄鹂叫声万为宛转动听。戴颙隐居此山中时,最喜爱听黄鹂的鸣叫,常携带酒和柑,独坐绿荫中,聆听黄鹂歌啭,怡然自得,终日不厌,人问何故,他说此俗耳针砭,诗肠歌吹。这就是著名的戴颙斗酒双柑听鹂声典故的来历。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这座听鹂山房。有门联曰: 泉韵每清心,自有山林招隐逸; 莺声犹在耳,好携柑酒话兴亡。 虎跑泉 虎跑泉在山路左侧,泉方池,中有井,泉眼在井中,水清澈,可烹茶。明嘉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方池,改名万古常清池,表明泉水常年清澈见底,故虎跑亭又称万古常清亭。池旁石壁上嵌有虎跑泉三字碑刻,为明崇祯年间知府程峋所书。 虎跑泉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昭明太子来招隐寺读书,环境十分幽雅,但苦无水喝。他闲暇无事就满山跑,寻找泉眼。有一天,太子漫步在山坡上,忽然一阵风过,树叶沙沙作响,直落地上。古语说:云从龙,风从虎。太子不禁毛骨悚然,哪知岗下有个小山洼,一猛虎前脚落空,一下陷了下去。太子一见,暗暗吃惊。只见这只虎大吼一声前爪猛刨这处,留下一个跳有三尺深的塘儿,虎便咆哮而去刹那间,塘内便有清泉不断向外渗出,太子双手掬着泉水,尝了一口,只觉清凉香冽,甘美香甜。这时泉水源源不断向外涌流,太子惊喜之余急忙吩咐,把泉水蓄起来,泉眼四周石头砌成池子,因虎刨此泉,故取名虎跑泉。 玉蕊亭 在增华阁东南,为一座六角亭,石柱有楹联曰:“绝 顶共攀跻,此地来骚人墨客;三山相揖让,何处访玉树 琼枝。亭旁原有玉蕊仙踪堂,久已废毁。 唐时这里有两株名贵的玉蕊仙花,只有皇帝的御花 园和翰林院地允许植种,是稀世奇葩,开放时如瑶林 琼树,因此有仙女游赏等神话传说。 昭明太子读书台和增华阁 读书台建于山腰,为小巧平房三间,门旁柱上有楹联曰: 妙境快登临,抵许多福地洞天,相对自知招隐乐; 伊人不可见,有无数松风竹籁,我来悦听读书声。 房屋四周有回廊,窗明几净,环境清幽。内有石案一块,长约一点三米,宽约半米,厚约十厘米,为太子伏案处。 读书台北还有济祖殿,藏有出土文物,如元氏五蝠(福)捧寿大型碑刻和明代重修招隐寺碑记。 读书台右边为增华阁,是当年昭明太子编辑文选的地方。阁内正中墙有《增华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政论型电视专题政论片.ppt VIP
- 新版GCP临床试验伦理规范培训考试题一套 .pdf VIP
- 新编高等数学(理工类)第一章 极限与连续.ppt VIP
- 13J10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OCR).pdf VIP
- 2024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1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pptx VIP
- 章绍同《鼓浪屿狂想曲》.pdf VIP
- UG机械设计实例教程 第2章 曲柄滑块机构建模与运动仿真.ppt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监理细则(88页)_最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