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版学案》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人教版)◆ 《论语》选读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孔子名言集锦 政治言论篇(二) 1.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4.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8.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9.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0.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一、字音识记 1.绞(jiǎo)    2.畏葸(xǐ)   3.笃于亲(dǔ) 4.慎于言(shèn) 5.谨而信(jǐn) 6.陈亢(kànɡ) 7.趋而过庭(qū) 二、通假字 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通汝,理解为第二人称代词“你”)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通智,理解为聪明) 3.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通无,理解为没有)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通悌,理解为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 四、古今异义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古义:年轻人 今义:徒弟 2.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古义:再次一等 今义:指第二的 3.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古义:独自站着 今义:不依靠他人 4.恭而无礼则劳 古义:不拿礼来节制 今义:不讲礼节 5.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古义:学习的人 今义:学识渊博的人 五、词类活用 1.贤贤易色  前一个“贤”,形容词作动词,尊重、崇尚;后一个“贤”,形容词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 2.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形容词作动词,疏远、不偏爱 3.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形容词作名词,忠厚诚实的人 4.勇而无礼则乱  名词作动词,拿礼来节制 5.故旧不遗  形容词作名词,旧交、老友 六、文言句式 1.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状语后置句 2.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句 3.生而知之者,上也判断句 4.学《诗》乎省略句 5.不学《诗》,无以言省略句 启迪智慧 1.选文1,孔子为什么把人分为四等? 明确:通过比较,有力地阐明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选文2,孔子为什么给自己一个定位? 明确:其目的是以自身为例,说明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选文3,孔子为什么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明确:将自己与他人比较,突出学习的巨大作用。 4.选文5,本段是证明“礼”的重要性吗? 明确:表面看来是证明“礼”的重要性,其实是在证明学习的重要性,因为“礼”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而孔子所说的学习就是一种道德修养。 5.选文6,子夏提出的四点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 明确:子夏提出的四点,都是道德修养,与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与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但他把能做到这四点,看成是学习过的人,这就与孔子的观点一致了。 6.选文8,孔子将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看成是好学,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孔子是把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标准。 归纳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展开,既阐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解析:A项,犯错;经过。B项,父母亲族;亲近。C项,坐;居住。D项,均为“说话”。 答案:D 2.对下列加点的虚词指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而知之者,上也   之:指代知识和道理 B.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之:指代“古”,即古代文化 C.吾必谓之学矣 之:指能做到前面几条的人 D.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其:指代君子自己 解析:B项中的“之”不是指代“古”,是指代知识和道理。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B.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C.学而知之者,次也 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解析:A项,“知”通“智”;B项,“亡”通“无”;D项,“出则弟”的“弟”通“悌”。 答案:C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项,是;为了。B项,均用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