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
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
集
体
备
课
材
料
宣威市羊场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组:李祥祝
2015年12月25日
《小圣施威降大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出与《西游记》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引出新课。
(二)知识预览
1.作品介绍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16世纪明朝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九九八十一难集大成者(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 (今江苏淮安) 人,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3.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来源于鲁迅西游记封神演义“怪、力、乱、神”的中国明代(三)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由于有的同学未读过西游记,由老师介绍本课故事发生的背景。
缘起孙悟空强取了东海龙王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又在冥府的生死簿上勾去了自己的名字,被上告到玉皇大帝那里。玉帝派太白金星,到花果山“招安”,将孙悟空骗到天庭当弼马温。孙悟空后知上当,大怒,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这一举动惹恼了玉帝,遂派托塔天王等人下界捉拿。众人先后与孙悟空交手,均告失败。玉帝听从太白金星的劝说,再次招安,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而恰逢蟠桃盛会之时,孙悟空再次受辱,一怒之下,大闹天庭。后来悟空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于是重回花果山。玉帝派众神下界捉拿,都拿孙悟空没办法。于是观音菩萨推荐二郎神前去。本课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的。
2.学生听读课文(可以播放视频文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章内容),根据注释和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设计意图:介绍故事背景,听课文范读,扫除文字障碍,帮助学生更快进入课文学习。】
3.请学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试着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过程。
第一阶段:孙悟空变禽鸟、游鱼、蛇等,二郎神相应地变作其克星来对付;
第二阶段:孙悟空变成土地庙,被二郎神识破,悟空使了隐身法,逃跑了。
第三阶段:孙悟空去了灌江口,变做二郎神,二郎神赶回来,二人又缠斗起来。
【教学设计意图:初步理清文章中二圣的打斗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四)理解研读
阅读文章,分组讨论。提示学生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1.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
作者称呼悟空为“大圣”,语带褒义;或称“猴王”,是对悟空本来身份的真实反映,
没什么感情倾向。二郎神等人对悟空的称呼有“泼猴、猴精、猢狲、畜生、(那)猴儿、猴王、(什么)齐天大圣”,其中,“泼猴、猴精、猢狲、畜生、(那)猴儿、(什么)齐天大圣”等含贬义,或用于当面称呼悟空,或用于二郎神与他的兄弟之间对答时,突出表现了瞧不起、敌视悟空的态度。“猴王”为中性语(原著中别人有称悟空为“猴妖”的),这是二郎神向李天王发问时对悟空的称呼,表明二郎神颇注意自身形象和身份,在和天上大神沟通时,注意言语的规范、有礼。
3.阅读文章,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分析孙悟空和二郎神的人物特点。
从文中的一些描述,可以看出人物的一些性格特征。如写孙悟空在和二郎神斗“法天象地”时,见到猴兵猴将们被杀被捉,“自觉心慌”,表现了孙悟空顾念同类、有情有义的特点。
又如二人赌变化时,变做什么,孙悟空没有什么特别的顾虑,比如他变做花鸨,而花鸨在旧时被认为是低贱的鸟类;二郎神却自重身份,不愿与花鸨斗,于是现了真身。这个情节表现了孙悟空无所顾忌,没什么成见的性格特点,而二郎神则矜持,不肯纡尊降贵。
【教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抓住文中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品味鉴赏
(学生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教师归纳)
1.紧张而有趣的情节。
文中写二人赌各种变化,笔法灵活,同中有异,富有想象力。三次变化,都由孙悟空开始;变做的事物不同,二郎神的应对方法也不同。一连串的变化在你追我赶中进行,令人目不暇接。
2.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语言活泼诙谐:如孙悟空变做二郎神,,,,,”好像他真有意接替二郎神的位置似的。
【教学设计意图: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注意培养学生在习作中的迁移运用。】
(六)课堂小结
我们对识妖降魔的孙悟空赞叹不已。假如你也有孙悟空的本领,你现在最想为谁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同学们都想像孙悟空一样勇敢无畏、一心为大家。我相信,经过努力,你们一定能够成为生活中的美猴王。
《皇帝的新装》
任务分析
学习这篇童话,最终应让学生明白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了解丰富的想像和极度的夸张所刻画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