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pptVIP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2.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从哪里开始? 郑和下西洋概况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 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②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3)加强思想控制:八股取士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和冲突 今天在南京关于郑和的一些历史景点和历史遗迹 南京郑和墓 南京郑和墓 南京郑和纪念馆 阅读: 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叫三宝垄,附近的山上有个三宝洞,洞中有郑和塑像。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山下有三宝井,井旁有三宝亭,亭内供奉着郑和神主。印度有三宝石刻雕像。在非洲东岸的索马里,有个中国村又名郑和屯。上述都是郑和或他的船队到达过的地方。 导入: 郑和是怎样远航的?明代的中外关系中,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呢? 一、郑和下西洋 二、戚继光抗倭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他是谁? 你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郑和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各国的交流,扩大了明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这个西洋指西太平洋吗? 指的是:指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个地? 看图思考回答 江苏 太仓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加强同各国之间的联系 设备 到达范围 船只大小 船数 人数 时间 次数 人物 郑和 1405—1433 7次 航海图罗盘针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 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艘) 2万7千多人 郑和在航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危险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海上迷路的可能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郑和(1371——1435年) 面对诸多困难,郑和最终成功七下西洋的原因有几点? 动脑筋p94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 A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政府的支持) B 造船技术的发达 C 指南针的运用 D 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 郑和 哥伦布 首航时间 1405年 1492年 船数 200多艘 3艘 航船大小 长151.8米 长24.5米 随航船数 27800人 88人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 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意义)p(95) 但是郑和七次大规模的远航,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 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人数众多,技术先进,时间早,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航海家。(p95)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明代抗倭图 二、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将领。自幼刻苦好学,练就一身高强武艺。17岁承袭父职,后又考中武举,负责山东防倭事务。他训练“戚家军”,在台州之战中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后与福建抗倭名将俞大猷密切配合,剿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戚继光的抗倭业绩,至今为人们所称颂。 抗倭形势图 台州大捷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动 脑 筋 p96 结合戚继光的诗句,说说他身上有什么高尚品德值得学习?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继光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决心。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戚继光驱除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七子之歌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