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寺生命史的印迹寺院史志与大众史学发展研讨会
編輯手札
佛寺生命史的印跡──
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發展研討會
釋自衍
人們期盼佛教「寺志」擁有一份溫馨而遙遠的親切 ,是一種貼近古德開展生命的脈動,因此也期待
「寺志」淡淡的書香,能讓歷盡滄桑的寺院悠悠然起身,穿越漫漫的時空,向人潺潺細數自家生命的本
有風光。傳統史學中 ,「寺志」是「方志」的一種,而在佛教史料裡,「寺志」則是一種獨特而重要的
文獻。其中 ,除了記錄寺院自身的建築風格、歷史沿革、法脈傳承、住持傳記、法語詩偈等等,也記述
了寺院所在地的地理、人文與風俗。因此,翻閱「寺志」既可重沐寺院的古樸道風 ,又可從寺院歷史全
貌中 ,窺見當地所經歷的興衰與風情。
然而,傳統史學中的「寺志」 ,卻是十分生硬冰冷而與人疏離的。它只專屬於「歷史專業」,既由
少數的「專業史家」來撰述,又強力側重於「史料詳實」與「方法嚴謹」,記載的也是極為少數的「菁
英或代表人物」。面對當今臺灣都會佛教多元而又茂盛的生命力,如何讓「寺志」在詳實嚴謹之餘,還
能以「嶄新而鮮活親切的面貌,重新走入人群」,是香光尼僧團法師們時時刻刻反省的課題;且收集、
記錄臺灣當代佛寺的「寺志」 ,豐富臺灣佛教史,更是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的重要使命之一。
因緣際會之下,在2014 年到2015 年間,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分別於臺北印儀學苑、臺中養慧學苑、
嘉義安慧學苑、高雄紫竹林精舍,各舉辦了一場研習營,主題是「時光旅行:口述歷史工作坊」。有四百
多名學員報名,參與研學「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作,為佛寺「寺志」的現代化、親民化工程,邁開了極
為關鍵的第一步。
「大眾史學」所提倡的:書寫大眾歷史、為大眾書寫歷史、由大眾來書寫歷史,「讓人人參與寫歷史、
一起建構集體記憶、留下大眾生命的發展史」,拓寬了「寺志」的歷史視角,成為重要的理念與指標。一
向秉持「人人皆可成佛」信念,推動佛法教育的紫竹林精舍法師們 ,在這個理念的感召下 ,希望從「做
中學」、「學中做」當中,成就「人人都是史家」。於是 ,他們召集了「文化志工」 ,進行長達十六個
月12 次培訓,終於在2015 年 10 月間,完成《紫竹林精舍故事集》(試行本)。這是以實際行動,完
成運用「大眾史學」書寫「寺志」的成功驗證。
為了更進一步引發大眾對「寺志」現代化、親民化工程的重視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更於 2015
年10 月25 日,與臺北市立大學一起合辦「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發展研討會」。會中 ,也發表了《紫竹
林精舍故事集》(試行本) ,用以分享並就教於佛教界、歷史學界的先進,獲得不錯的迴響。而今,本
期特以「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為專題,刊載了此次研討會發表的論文 ,以饗大眾。
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60 期 104 年 12 月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