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认识裘馨氏肌肉萎缩症陈秋芬-uschoolnet.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裘馨氏肌肉萎缩症陈秋芬-uschoolnet

認識裘馨氏肌肉萎縮症 陳秋芬 肌肉營養不良症即肌肉萎縮症(譯自英文 Muscular dystrophy )實際上並不是營養不良而引起,因為由英文 dystrophy 直譯而來,目前還沒有較合適的名稱,故暫且用之。其意義是指骨骼肌本身發生進行性病變,致使肌肉漸漸地退化、萎縮,其病因與遺傳相當有關。它與中樞神經(大腦、小腦或脊髓)或因周邊神經病變而引起的肌肉萎縮完全不同,與其它肌肉病變(例如中央核肌病、粒腺體肌病或肌炎)也不一樣,可以利用臨床表症及切片檢查區別診斷,不宜混淆,因為治療方法完全不相同。 肌肉萎縮症的發病時期、病情進行速度及侵犯的肌肉群有很大的差異,臨床上將它歸類成許多類型- DMD??? 裘馨氏肌肉萎縮症 CMD??? 先天性肌肉萎縮症 BECKER??? 貝克型 MD??? 肌強直性肌萎縮症 LG??? 肢帶型 FSH??? 顏面肩胛上腕型 裘馨氏肌肉萎縮症(也有譯為杜顯型肌肉萎縮症,簡寫 DMD )發病得相當早而且進行迅速,因為文獻上首先提出詳細病例報告的是著名的法國生物學者裘馨氏(西元 1861 年),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DMD 又有另一名稱「假性肥大型肌肉萎縮症」,即因患童的肌肉呈現相當肥厚但無力而得名。 裘馨氏肌肉萎縮症是所有肌肉萎縮症中較常見的一種,患者幾乎完全是男孩,根據歐美的統計報告可知其發生率約每十萬新生男嬰中有 20 至 30 人,以整個人口而言,罹患裘馨氏肌肉萎縮症的比率是每十萬人口中有 3 人。大約 65% 的病例是經由性染色體隱性遺傳而來;35% 的病例則由於基因突變而來。異常的基因是位於性染色體 X 的短臂上,因而造成肌肉細胞膜的不正常,目前醫學界推測這種不正常的結構使鈣離子由細胞外大量湧入細胞質內而使肌細胞(纖維)逐漸壞死。 患童誕生後各種動作的發展大部分正常(或稍微遲緩些),但到了3至5歲左右,則大部份患童都會走路時變得容易跌倒,常常跌得額頭及雙膝傷痕纍纍,無法正常地跑,跑步時會搖搖幌幌,上、下樓梯顯得吃力等。身體檢查可見患童的四肢肌力呈現左右對稱性的消減現象。較接近軀幹的肌肉群(如肩部三角肌、臀部臀肌及腿部股四頭肌)受損較遠端(手部及足部)的肌肉嚴重。因為這些肌肉的無力,患童跌倒時不易自然地站起而需利用雙手支撐在膝部慢慢由腿部「爬」上來,即所謂的(Gowers Sign)高爾現象-登攀性起立。 假性肥大多發生於腿部或臀部肌肉,因為肌肉內脂肪增生取代正常肌肉組織的結果,故外表看起來肥厚,但肌力甚差,觸摸起來比較硬。肌腱反射檢查呈現減弱或消失現象。 以上種種現象雖然很典型,但亦會出現在其他運動神經病變或肌肉病變的患童上,為了鑑別診斷,醫師會安排下列各檢查,雖然項目繁多,但通常可以安排在一、二天內完成,各檢查都相當安全、快速且正確,不會對患童造成任何傷害的。 檢查項目如下︰ 1.??? 抽血檢查:檢查血中各種肌肉酵素( CPK,GOT,LDH 等)及分析染色體基因 2.??? 肌電圖檢查 3.??? 肌肉切片檢查 4. ??? 心電圖及心音圖檢查︰因為少數患童會有合併心臟傳導系統之障礙,宜早期偵測以預防急性死亡之發生。 5.??? 智力測驗︰約 20% 的患童會出現智力障礙。 裘馨氏肌肉萎縮症因為與遺傳相當有關,應全家人都接受抽血檢查肌肉酵素 CPK 值及基因分析,以確定是否正常。裘馨氏肌肉萎縮症的治療以復健為主。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或改善此疾病。這對患童及家人而言是很殘酷的事實,但是希望大家瞭解並接受這事實,免得帶著患童南北奔波,四處投醫,傾家蕩產,不但金錢、時間損失,小孩也跟著受到許多折磨,被逼著服下許多藥丸、藥水,又要承受藥物所產生的種種副作用,並且耽誤了復健治療,併發了許多肢體上的變形。根據我們的經驗及先進歐美各國的報告,大家都共同肯定復健治療的效果,十多年前,當時還沒有完整的復健體系,裘馨氏肌肉萎縮症的患童到了 10 歲左右則無法走動或站立,而需依靠輪椅或被丟在床上,在 15 至 20 歲之間,大部分即因肺部感染或心臟衰竭而逝世。目前這種悲劇已因為醫學的進步及患童家長們的合作而大為減少了。許多患童因為父母無比的愛心及信心,每天定時愉快地執行治療師教予的運動方法,持續地鍛鍊肌肉耐力、活動關節或使用輔助用具,因而擴展了自由走動的時間及空間,大大地改善了生活品質。 裘馨氏肌肉萎縮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簡稱DMD)是1858年法國神經學家裘馨所現的一種遺傳疾病,它是由於人體中X性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發生異常,導致一個叫dystrophin的蛋白質製造出了問題,肌纖維膜因此逐漸退化,造成肌肉軟弱無力。? 裘馨氏症大部分源自於遺傳性的基因突變,少部分是由於母親的部分卵子有基因缺陷;若為遺傳性的基因突變,母親僅為隱性帶因,本身不會有症狀,產下的男嬰,有百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