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应用pbl提升国小学童解说能力之行动研究-高雄国教辅导团.doc

应用pbl提升国小学童解说能力之行动研究-高雄国教辅导团.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pbl提升国小学童解说能力之行动研究-高雄国教辅导团

運用生活技能以及修復式正義教學預防校園學生霸凌行為之行動研究 研究者:人權教育議題輔導員林勝發 人權教育議題輔導員鄭寶猜 發表日期:105年11月28日 運用生活技能以及修復式正義教學預防校園學生霸凌行為之行動研究 摘要 校園霸凌是古今中外皆然的人類社會現象,是強凌弱、眾暴寡的人類社會互動現象,這個行為是人類文化趨向於獸性的表現,當然人類終究是要朝向文明發展的。霸凌是獸性的行為,為了朝向文明進程,身為教育人員的我們,有必要也有義務消除學生的霸凌行為,這有兩個好處:首先霸凌行為的消除,可以有效改善教師班級經營的成效;再者,根據研究發現,霸凌者有40%會成為慣犯,嚴重影響社會治安,消除了校園霸凌行為,可以有效改善社會治安。 本計劃試圖以兩個課程來改善校園霸凌問題,一是生活技能教學,一是修復式正義的校園運用。生活技能教學用以預防霸凌行為的發生,透過如「批判性思考」、「創造性思考」、「解決問題」、「做決定」、「同理心」、「有效溝通」、「人際關係技能」、「自我肯定技能」、「協商技巧」、「拒絕技巧」、「自我察覺」、「情緒調適」等課程的學習與體驗,做好情緒管理、人際關係技能的提升以及自我存在價值的肯定,不再成為霸凌者、受霸凌者及旁觀者。而修復式正義的校園運用,則是以「加/被害人調解」及「家庭團體會議」的模式進行,透過治療重於處罰、道德學習、班級團體參與及相互照顧、加/被害雙方有尊嚴的對話、寬恕、彼此承擔責任、道歉與修補傷害為主旨的修復式正義過程,來根除校園霸凌,避免陷入惡性循環的校園管理危機。 關鍵字: 「生活技能」、「校園霸凌」、「修復式正義」、「班級經營與管理」 運用生活技能以及修復式正義教學預防校園學生霸凌行為之行動研究 壹,我們嘗試著去找出霸凌問題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教育的方法來改善或解決霸凌問題,所以問題在於:為何會發生校園霸凌問題?以及,如何解決校園霸凌問題?對於成年或青年人而言,當發生欺凌他人或魚肉鄉民的事情時,我們會說這些人格違常(擁有反社會人格),不過這是法律問題,我們的國家以及社會制度自有一套規範與運作的規則來解決處理這樣的問題。那兒童呢?從現實面來看,兒童基於保護與教育的原則原理,很多違法違規的行為,法律上是不處罰的,但也由於法律的不適用原則,讓很多教育人員認為這是讓校園霸凌越來越猖獗的主因。不過真的是如此嗎?如果法律真的管用,那麼就不會有:「監獄是小毛賊晉升江洋大盜的研究所」的說法產生。筆者此段論述的重點在於,法律的「應報主義」或「報復式正義」的觀點近來已經受到學界的挑戰與質疑,因為問題的本質並沒有因為該主義的落實而確實解決,回歸此問題被挑戰的初衷,那些違反社會規範者的「內心」已經真心向「善」了嗎? 因應「應報主義」或「報復式正義」的窘境,法律「教育主義」的概念隨即抬頭,強調法的規範本身不在於代替社會報復當事人的犯行,而是某種教育的作用與機制,透過教育讓違規者能夠重新習得正確的價值觀與社會規範,期能重新融入人群社會,為人類社會貢獻一己之力或至少不再危害社會。 近來「修復式正義」的研究,為「教育主義」提供了實踐的可能性,關於「修復式正義」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加害人主動弭補受害者損失以及受害者寬恕加害者過錯的過程來達成錯誤的修復以及正義滿足的教育主張。事實上,校園的霸凌問題可以視為社會問題的前身,根據吳芝儀(1999)的研究發現,有近五成犯罪青少年在以前的學校就經常打架滋事,甚至有六成的犯罪青少年早已習慣用打架等暴力方式來解決和別人之間的衝突。另外國外研究校園霸凌行為的專家Olweus也在研究中指出,有霸凌行為的學生較一般人有多40%的機率將來會成為慣犯(Olweus,1993),可見得有關校園霸凌問題及早處理的重要性,而有鑒於「報復式正義」在處理社會問題上的窘境,若能在校園中儘早採取以「教育主義」的「修復式正義」來解決校園霸凌問題,理論上應能有效緩解當前教育政策有關解決校園霸凌問題的盲點與困境。 一般在處理校園霸凌上,都是採取「結果論」的處理原則,也就是把校園霸凌問題的發生當成是結果現象,結果發生了就去處理它,所以教育部將處理校園霸凌的步驟分為三個階段:「發現期」、「處理期」及「追蹤期」,這是結果論的典型作法,但是我們知道「結果論」是治標不治本的,要真正解決校園霸凌問題的本質,得採取「過程論」的觀點,將校園霸凌問題當作是一種教育現象的處理過程,簡單的說就是,校園霸凌是可以透過教育的方法來處理和預防的,教師透過教學來讓學生習得防止校園霸凌應有的知識,並且不斷的讓學生能夠將這些知識實踐在生活中,進而讓霸凌問題在校園中銷聲匿跡,當然這過程可能是不斷反覆的,藉由課程的修正以及再實踐,讓「教育」變成可能。因此,筆者想透過生活技能課程的教學,讓學生習得正確的社會生活技能,也就是正確的與人相處之道,因而達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