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九次实习肿瘤(三).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次实习肿瘤(三)

第九次实习 肿瘤(三) 理论纲要 十、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中相关因素有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凋亡调节基因和 DNA 修复基因及端粒酶等。 癌基因 癌基因为具有潜在的转化细胞能力的基因。在某些逆转录病毒含有 的能够转化细胞的 RNA 片断称为病毒癌基因。正常细胞的 DNA 中也存在与病 毒癌基因几乎完全相同的 DNA 序列,称为细胞癌基因。由于细胞癌基因在正常 细胞中以非激活的形式存在,故又称为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可因多种因素的作用 而被激活成为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本身也是在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中起重要 作用的基因。这些基因的产物限制细胞生长,其功能的丧失可导致细胞发生转化。 肿瘤抑制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都发生突变或丢失(纯合型丢失)的时候,其功能 丧失。Rb 基因发生在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患儿年龄小,双侧发病较多。 p53 基因编码 p53 蛋白,是肿瘤抑制基因。超过 50%的人类肿瘤有p53 基因的突 变。NF1 基因编码 neurofibromin 蛋白,其突变失活导致 I 型神经纤维瘤病。肿瘤 抑制基因 APC 的失活是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较早的一步。 凋亡调节基因和 DNA 修复基因 肿瘤的生长中调节细胞凋亡的基因在某 些肿瘤的发生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DNA 修复机制有异常时,这些 DNA 损伤保 留下来,并可能在肿瘤发生中起作用。 染色体末端存在称为端粒的DNA 重复序列,其长度随细胞的每一次复制逐 渐缩短。许多恶性肿瘤细胞都含有端粒酶活性,可能使其端粒不会缩短,与肿瘤 细胞的永生化有关。 肿瘤发生 肿瘤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目前了解的肿瘤发生的基本模式 归纳如下:致瘤因素引起基因损伤,激活原癌基因和/或灭活肿瘤抑制基因,可 能还累及凋亡调节基因和/或 DNA 修复基因,使细胞出现多克隆性增殖,在进 一步基因损伤基础上,发展为克隆性增殖,通过演进,形成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 的亚克隆,获得浸润和转移的能力。 十一、环境致瘤因素 可以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物质统称为致癌物。某些本身无致癌性的物质,可 以增加致癌物的致癌性,这些物质称为促癌物。 环境致瘤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致癌因素和病毒。化学物质: 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常见的有多环芳烃:如 3,4-苯并芘与肺癌和胃癌的 发生有关。芳香胺类与氨基偶氮料:致癌的芳香胺类,如乙萘胺、联苯胺、4- 氨基联苯等,与膀胱癌发生有关。氨基偶氮染料可引起动物肝细胞性肝癌。亚硝 胺类:可能引起人胃肠道癌或其它肿瘤。真菌毒素:主要为黄曲霉毒素,其中黄 曲霉毒素 B1 的致癌性最强,主要诱发肝细胞性肝癌。HBV 感染与黄曲霉毒素 B1 的协同作用是我国肝癌高发地区的主要致癌因素。 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有烷化剂与酰化剂,应用后相当长的时间以后诱发 第二种恶性肿瘤。其它直接致癌物:金属元素对人类也有致癌的作用,如:镍与 鼻癌和肺癌有关;镉与前列腺癌、肾癌的发生有关;铬可引起肺癌。一些非金属 无素和有机化合物也有致癌性,如砷诱发皮肤癌;苯致白血病等。 物理致癌因素 阳光中的紫外线(UV )可引起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 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以及粒子形式的辐射如β粒子 等,可引起癌症。 病毒 DNA 肿瘤病毒中人类乳头瘤病毒中 HPV-6 和 HPV-11 与生殖道和喉 等部位的乳头状瘤有关;HPV16 、18 与宫颈原位癌和浸润癌等有关。Epstein-Barr (EB )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等肿瘤有关。乙型肝炎病毒(HBV ) 本身 不含转化基因, HBV 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几率是未感染者的 200 倍。RNA 肿瘤病毒可分为急性转化病毒和慢性转化病毒。主要的代表是“成人T细胞白血 病/淋巴瘤”(ATL ),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 I 有关。 十二、遗传与肿瘤 遗传因素在一些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上 表现最明显。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些癌前病变(如家 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神经纤维瘤病等)也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