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解释学.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解释学

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 ? 王其亨、庄岳、邬东藩 在当代西方,所谓“解释学”(hermeneutics),被认为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旨在对古典文献进行技术性的诠释。到基督教兴起并左右西方世界的文明后,在很长时期里,对《圣经》也就是对上帝意旨的解释,成为解释学的基本指归。18世纪的启蒙时代,解释学开始向一般的人文科学方法论演进,但仍致力于帮助读者把握文本与作者的原意。直到20世纪,海德格尔、伽德默尔等学者先后提出“理解的历史性”、“解释就是再创造”,树立起现代[1]哲学解释学的理念:真正的理解不再是消极地复制文本,而是按自己的视界重新构造问题,全新的创造性理解也正由此产生。与此相应,解释学美学则认为,艺术作品不是意义明确的封闭单元,而是一种开放、不断变化的活动,被观赏者理解,由观赏者再创造,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与无限的现在之物结合形成新的意义[1]。 近年来,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古代,尽管并没有西方那样的解释学的概念或学派,但在经典的阐释训诂中,在文论、画论以至思维方式和审美活动中,却潜藏着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解释学[2],或可称为解释学传统。其相关理念与方法的早熟与深刻程度,不仅能与现代西方解释学理念相媲美,更在中华民族诗性思维悠久传统的影响下,超越理解与鉴赏的层次,扩展到艺术实践当中,形成了独步世界文明的创作意匠。 崇尚“画境文心”的中国古典园林,就正是这一传统的深厚积淀与结晶。秉承传统解释学精神,古人每每引经据典,精心采撷经史艺文中的原型意象,以点景题名和象征隐喻等方式,来营造充盈着诗情画意的园林场所,力求在语言文字与环境意象的交相辉映中,深化园林的创作主题和审美意境;并通过楹联题额、诗文及绘画等多种形式予以阐发和传播,激发并容纳新的理解与解释,使园林艺术本体成为一种开放的结构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一、先秦至两汉——传统解释学的滥觞 1、温故知新、述而不作 与西方古典解释学旨在对《圣经》的解释相似,中国传统解释学滥觞于对《诗经》等经典的解读和引用。但早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外交活动便曾广泛运用“赋《诗》明志”的方式传达信息,引用者根本无意于解释诗的原始涵义,重要的只是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阐释与运用[3]。在这一背景下,孔子身体力行地提倡“温故知新”、“述而不作”的理解与创作方式。典型如“绘事后素”的著名典故[4]: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在这里,子夏对《诗经》原文的解读,全然逾越了体貌之美的表层含义,转而引申至道德性情之美;这种解读,当然不符《诗经》原意,但却正以其体现出“温故知新”、即在传承中创新的解释学精神,因而深为孔子赞许。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研究,或应有助于深刻理这种解解释学创作方式的优势[5]: 创作过程……就在于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型意象……翻译成我们今天的语言,并因而使我们有可能找到一条道路以返回生命最深的源泉。 事实上,中国古代相应的艺术门类,很早就形成了在解释当中推陈出新的创作传统,诸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就是从《诗经》的原型不断发展而成为千古绝唱;汉魏洛阳、明清北京的城市规划也都是附会《考工记》的“营国”制度,自觉地更新演进,而成为杰出的历史华章。 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先秦丰厚的人文蕴藏,曾为后世解释学创作提供了充沛的原型意象。典型如《山海经》中“东海有三仙山”的神话,既曾令历代帝王心驰神往,也因此成为皇家园林创作的永恒主题。自秦始皇“引渭水为池,筑蓬、瀛”首开先河,继而汉武帝“广开上林……像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莱”[6],嗣后隋炀帝西苑北海“造山为海……中有方丈、蓬莱、瀛洲诸山”……,“一池三山”的意象在历代实践中不断解释与完善,直至演化为北京西苑三海、圆明园福海、清漪园昆明湖等园林精粹。 2、循名责实 作为传统解释学创作的特征之一,中国古代建筑及园林极为注重命名。“名”,意味着将客体事实转化为语言符号,正如卡西尔所言[7]: 命名过程改变了甚至连动物也都具有的感官印象世界,使之变成了一个心理的世界,一个观念和意义的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尤其推重名的实用价值,如孔子早就强调[8]:“名不正,则言不顺。”在他那里,“名”,不仅代表、而且本身就是人的行为及其现实存在:“君子之名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在这一意义上,园林的命名往往映射着居住者的心理特征与实用追求。秦汉去古未远,受神话思维积淀的影响,宫苑命名尚带有明显的祝祷色彩,如神仙、长年、白虎、麒麟等。然而,其中仍然闪现着骀荡宫、馺娑宫等富于文采的命名,其中“骀荡”原出《庄子》“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物不反”,以惠施才情充溢的形貌比拟宫中的荡漾春色,正反映了经典中人文意象在建筑意境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