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解剂医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解剂医案

使用小柴胡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本方主要作用在于柴胡,必须重用。清代陈修园《时方妙用》说:“方中柴胡一味,少用四钱,多用八钱。”其剂量以大于人参、甘草一倍以上为宜。二是应用要抓住柴胡汤证的主证、主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三是本方证或然证较多,当在辨明主证、主脉的基础上,随证灵活加减。现介绍临床应用小柴胡汤三则医案如下。   案1??王某,女,33岁。产后三十五日伤于寒,体素虚弱,症见寒热往来,寒时衣被重重仍战栗不已,热时汗出淋漓致头发尽湿,进食少,口苦,恶心纳呆,大便不干,二三日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而无力,属少阳病。方用柴胡12克,半夏9克,黄芩10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生姜4片,红枣3枚。日1剂,水煎服。服后症状明显减轻。服10剂后诸症皆失。   案2??李某,男,38岁。每日午后,寒止热即至,热去寒复生。热时心烦汗出,解衣揭被,寒时战栗鼓噤,厚被犹冷。俟天明汗出,其热始退。随后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依然,后做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刻诊:患者两目微黄,形瘦,时有眩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口干,思饮,小便短黄,大便偏干,二三日一行,腹诊无压痛,舌尖红,苔黄微厚腻,脉浮而弦滑。证属湿热郁阻少阳,枢机不利。拟小柴胡汤加减:柴胡30克,黄芩15克,半夏12克,党参12克,甘草9克,茵陈24克,薏苡仁18克,杏仁12克,藿香、佩兰各30克。3剂,水煎服。   患者服用当晚体温即下降?,食欲增加,大便1日1次,黄苔变白,仍厚腻,脉弦滑。在上方基础上加鸡血藤24克,服14剂后痊愈。   案3??薛某,女,28岁。发热10天,体温38.5℃以上。症见寒热往来,口苦思饮,饮后旋即吐出,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小便短赤,舌红绛,苔薄白,脉细数。处方:柴胡24克,黄芩15克,半夏10克,沙参12克,甘草9克,党参15克,生地24克,麦冬18克,天花粉15克,石膏90克,蒲公英30克。3剂,水煎服。   患者服用2剂后,体温降至37.6℃,头痛眩晕症状明显减轻,呕吐亦止,食欲俱增。舌仍绛,上方再加钩藤24克。续服10剂后愈。 俞长荣医案:二十年前,曾治某校一女工,外感恰值月经来漶寒热交作,心烦胸满,瞑目谵语,小腹疼痛。迁延六七日,曾服中:数剂,均未见效。我认为热入血室证,拟小柴胡汤,用柴胡12克。时有人怀疑柴胡使用过量,劝病人勿服。病家犹豫不决,复来询事我说:寒热往来,心烦胸满,非柴胡不解。并用陈修园《时方妙用:胡“少用四钱,多用八钱一句相慰,力主大胆服用,病家始欣然而去。只服一剂,诸症均除。(《伤寒论汇要分析1964:91) ? ?按语:正值经期,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搏结而发病。热入室证,小柴胡汤主之。 祝谌予医案:李某,男,40岁。患病月余。胃纳不适,口苦咽干,轻度黄疸,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血胆红:3.6毫克%,肝功能正常,胆囊造影、十二指肠引流均未发现异律证属:肝胆湿热。用小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 ? ?服上方1 2剂,小便即不甚黄,胃纳增加,口苦咽干均减。原:服至18剂,诸症消失。血胆红素2.4毫克%。原方又服18剂,胆红素降至1.2毫克%,食、睡、二便如常,无任何不适。嘱病人:服原方1 5剂。(中级医刊1979;1O:46) ? ?按语:黄疸之病机关键在于肝胆疏泄失常,气机不利,小柴汤以利肝胆枢机为能事,故凡肝胆气机不疏之证,皆宜使用。加陈、金钱草者,在于加强清利湿热之功。 刘渡舟医案:贾某某,男,60岁。患胃溃疡已多年不愈,近因气恼,又复发作。胃脘痛剧,呕吐酸苦,夹有咖啡色物,不能进食,大便已五天未解。西医诊为胃溃疡有穿孔可能,劝动手术治疗,其子不肯。脉弦滑有力,舌苔黄腻。辨证:肝火郁于胃,灼伤阴络,则吐血如咖啡色物,火自肝灼胃,则呕吐酸苦;火结气郁,则腑气不通而大便不下。疏方: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大黄6克,白芍9克,枳实6克,生姜1 2克,大枣4枚。服1剂,大便畅行三次,排出黑色物与粘液甚多,而胃脘之痛,为之大减,其呕吐停止,但觉体力疲倦。后以调养胃气之剂收功。 按语:本案病起于气恼,胃脘当心而痛,责之于肝木乘土也。夫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若忧思恼怒,则气郁而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致气机阻滞,而发胃脘痛。正如《沈氏尊生书所说:“胃病,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其辨证眼目是:胃痛吐酸,脉弦滑有力。故用大柴胡汤疏肝和胃而愈。 赵某某,女,10岁。主诉发热十余天,用抗菌素无效。查白细胞不高。嘱白细胞不超过12000,不必用抗菌素。现患者诉上午体温38℃左右,下午体温略降,但也不低于37℃。询之得知下午怕冷。查舌边尖红,舌苔黄腻。此证前所未见。既往经验,湿热证,无论是三仁汤还是霍朴夏苓汤,均是下午体温高于上午。蒿芩清胆汤,一般有高热表现。均与此证不符。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