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常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联的常识

对联的常识 尹文君 一、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二、 对联的分类 一、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一)孕育对联的修辞手法:对偶 对联在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偶. 对偶修辞手法的影响: 古代 散文和诗歌 西汉 赋 魏晋南北朝时期 骈赋和骈体文 对偶句法在写作实践的运用上,从古代散文中零星对偶句发展到唐代的整篇对偶句的骈文,从古诗中的个别对偶句发展到唐代的整篇对仗句的排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演变,对偶修辞格演变为骈文和律诗,然后突变为对联裁体就势在必然、水到渠成了。 (二)产生对联的载体条件: 桃符 “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三)促进完善对联的姊妹艺术 1、对联与赋的骈体文 2、对联与律诗 3、对联与词 4、对联与曲 二、 对联的分类 春联 门联 堂联 喜联 寿联 挽联 交际联 名胜古迹联 (一)春联 春联指春节时贴的对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兴。????? ???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 (二)门联 所谓门联,又称“门对”、“门贴”。 它不是在节日里临时张贴,而是镌刻或书写在门旁的联语,一般揭示所在处最具特征的内涵。 比如: 朱元璋书送陶安门联 :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孔府门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一般工农家门 : 劳动传家久; 勤俭继世长 (三)堂联 堂联也叫堂对,指厅堂墙壁或楹柱上的对联。 有人认为堂联是由座右铭演变而来的,所以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怀、志趣和抱负 。 堂联的内涵 一是寻根追祖,崇拜故土祖根。 二是表彰先贤,显扬光荣历史。这方面的内容在姓氏堂联中占得最多。 三是训勉后人,激励家族不断进取。 四是心系华夏,不忘本土文化恩泽。 如: (四)喜联 喜庆婚嫁时贴挂的对联称喜联 内容多为喜庆祝愿或勉励之类话语,一般贴在大门或房门上。 花烛下/宾客满堂/齐赞/简朴办事 洞房中/新人一对/共商/勤俭持家 喜鹊喜期传喜讯 新燕新春闹新房 一世良缘同地久 百年佳偶共天长 (五)寿联 寿联是用于祝寿的对联,一般是称颂寿者功德,祝愿寿者健康长寿。 寿联为求其以少数文字,包含很多的意思。所以多用文言文,并且多用成语、典故、专名。 寿联的内容。以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为上乘。所以撰拟寿联,必须认清对象,立定主旨,选用恰 与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对人则恰如其分,对事对物则描譬生动,不务虚华,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千叟宴”,席间有一老翁岁数很大,乾隆帝得知,便以此为题出一上联,命众人答对,联曰:“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纪晓岚稍加思索后随即对曰:“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根据这副对联猜猜老翁的岁数。 (六)挽联 含义: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 书写: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康熙挽郑成功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