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磺胺嘧啶 Sulfadiazine 磺胺嘧啶 Sulfadiazine 磺胺嘧啶的发现 ? 193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虽获得一些疗效,但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未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1935年初,杜马克发表论文报告了他应用“百浪多息”的效果。不久,法国特利弗尔等研究认为,上述染料的抗菌消炎作用,是由于它在体内分解为氨苯磺胺(简称磺胺)的缘故。他们将“磺胺”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对链球菌的疗效与“百浪多息”相同,于是磺胺的名字迅即在医学界广泛传播。其实,氨苯磺胺早在1908年就被化学家合成了,可惜它的医疗价值当时没有被人们发现,因而默默无闻了20多年。磺胺药迄今仍然是消炎杀菌的重要“武器”之一 。 磺胺嘧啶的物理性质 本品为白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无味,遇光色渐变暗。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不溶于乙醚和氯仿,稀盐酸和强碱中溶解。血清溶解度约1:620. 磺胺嘧啶的作用机制 磺胺类药物 作用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众所公认的Wood-Fields学说认为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干扰了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利用,PABA是叶酸的组成部分,叶酸为微生物生长中必要物质,也是构成体内叶酸辅酶的基本原料。PABA在二氢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与二氢蝶啶焦磷酸酯及谷氨酸或二氢蝶啶焦磷酸酯与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合成二氢叶酸。再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四氢叶酸,为细菌合成核酸提供叶酸辅酶。 进一步合成辅酶F。辅酶F为DNA合成中所必需的嘌呤、嘧啶碱基的合成提供一个碳单位。人体作为微生物的宿主,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四氢叶酸,因此,磺胺类药物不影响正常叶酸代谢,而微生物靠自身合成四氢叶酸,一旦叶酸代谢受阻,生命不能继续,因此微生物对磺胺类药物敏感。 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 构效关系 磺胺嘧啶在体内的代谢 该品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后者包括胸膜液、腹膜液、滑膜液和房水等 ,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膜无炎症时,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50%,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约约可达血药浓度的50%~80%,也易进胎儿血循环。该品的消除半衰期在正常肾功能者约为10小时,肾功能衰竭者可达34小时。给药后48~72小时内以原形药物自尿中排出给药量的60%~85%。该品的蛋白结合率为38%~48%。 临床应用及适应症 用于脑膜炎球菌所致脑膜炎的预防及治疗,也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痛 、疖及产褥热等疾病的治疗。磺胺类药属广谱抗菌药,但由于目前许多临床常见病原菌对该类药物耐药,故仅用于敏感细菌及其他敏感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磺胺嘧啶(不包括该类药与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的适应症为: 1、敏感脑膜炎球菌所致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和预防。 2、与甲氧苄啶合用可治疗对其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中耳炎及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3、星形奴卡菌病。 4、对氯喹耐药的恶性疟疾治疗的辅助用药。 5、为治疗沙眼衣原体所致宫颈炎和尿道炎的次选药物。 6、治疗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新生儿包含体结膜炎的次选药物。 * * 结构与命名 化学名: 4-氨基-N-2-嘧啶基-苯磺酰胺(4-Amino-N-2-pyrimidinylbenzenesulfonamide) 磺胺嘧啶的合成方法 可由糠氯酸与硝基胍合成2-氨基嘧啶后与对乙酰基苯磺酰氯在吡啶中缩合水解而制得。 由于磺胺类药物分子大小及电荷分布和PABA及为相似,使得在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中,可以取代PABA位置,磺胺类药物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阻断了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二氢叶酸经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还原为四氢叶酸,后者 其他芳环或引入其他基团, 活性降低或丧失 以其他基团取代或置换可保持或丧失活性,氨基的游离或潜在的游离状态是活性的关键 与氨基必须互成对位,邻位 或间位异构体无活性;以其他酰胺基团代替,活性降低 单取代活性增加,杂环取代更好,双取代活性丧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硬度和强度换算.pdf
- .确定物质化学式的方法.doc
- .硼氢化钠.docx
- .硼族元素.doc
- .碳一化工和煤化工.pdf
- .碳化硅工艺过程.docx
- .碳化硅—金属组合式高温换热器的研制.pdf
- .碳化硅最新报价及生产厂家.doc
- .碳钢氢扩散测量.docx
- .碳钢的ECAP组织细化.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