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竹产业发展
城市竹产业发展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辖两区8县,总幅员面积13282km2,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050mm~1168mm,年平均日照数为1000h~1130h,无霜期334d~360d,境内江河纵横,岷江、金沙江交汇形成长江,海拔500m~2000m的中低山地占46.6%,丘陵占45.3%,平坝仅占8.1%。宜宾的自然条件适宜多种竹类生长,为发展竹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宜宾竹产业发展现状
宜宾具有悠久的栽竹、用竹、食竹历史,竹文化的发掘较深入,竹产业链相对完善,竹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具备与酒、茶形成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潜力。
1.1竹资源现状
全市现有原生竹种13属58种,主要有慈竹、黄竹、楠竹、苦竹、水竹、西凤竹、绵竹等,近10多年来又先后引进栽培杂交竹、麻竹、甜(苦)龙竹、巨竹、粉单竹等优良竹种,为四川竹种资源富集区域。截止2010年底,宜宾市竹林面积总计183223hm2,其中毛竹7320.4万根,慈竹栽植面积42106hm2,占总面积的23%;硬头黄36284hm2,占总面积的19.8%;毛竹25635hm2,占总面积的14%;撑绿竹22945hm2,占总面积的12.5%;绵竹7139hm2,占总面积的3.9%;麻竹3627hm2,占总面积的2%;西凤竹2583hm2,占总面积的1.4%;方竹1701hm2,占总面积的0.9%。已建成的世纪竹园栽植有宜宾适生竹类近300种,为竹知识科普和教学基地。
1.2竹产业发展现状
截止2010年,宜宾市竹产业总产值36.9亿元,竹产业就业人数168464人,全年农民收入5800元,其中315元来自竹产业。竹产业发展现状为:
1.2.1一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截止2010年底,全市建成竹林基地183223hm2,其中长宁县竹林基地面积41840hm2,其次江安县竹林基地面积为30834hm2,竹林面基地积相对较多区县为宜宾县24078hm2,屏山县20823hm2,兴文县14702hm2。按用途分类,纸浆竹林116993hm2,占总面积的63.9%;笋材两用竹林40425hm2,占总面积的22%;笋用竹林8717hm2,占总面积的4.8%;生态公益竹林8598hm2,占总面积的4.7%;材用竹林8490hm2,占总面积的4.6%。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基地培育、种植、采集在内的一产产值共计8.1亿元。
1.2.2二产业竹加工初具规模。全市竹加工利用已突破了竹簧、竹雕、竹编、竹刻等传统加工利用领域,发展到造纸、建筑、轻工、食品、家具、包装等行业,已形成以竹浆造纸、竹藤家具、竹建材、竹工艺、竹食品五大系列的竹加工体系,现有宜宾纸业、天竹公司、华盛纸业、竹海纸业、长顺公司、升达地板、盛园笋业等一批加工企业,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主要产品有新闻纸、包装纸、复印纸、打字纸、草纸、竹工艺品、竹家具、竹筷、鲜切笋、保鲜笋、笋干、笋片、笋丝及罐头盐渍笋等。截止2010年,全年竹加工业实现产值19.2亿元。
1.2.3三产业竹生态旅游前景良好。竹生态旅游与竹文化紧密相关,竹生态旅游作为竹三产业的重点,正在蓬勃兴起。全市现有蜀南竹海、兴文僰王山、江安仁和杂竹海、长宁梅硐石竹海、屏山龙华、宜宾县越溪河等竹林景区景点,以蜀南竹海竹生态旅游最具规模。截止2010年竹三产业实现产值9.6亿元。
2存在问题与不足
2.1竹产业总产值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截止2010年,全市竹产业总产值36.9亿元,一产8.1亿元,二产19.2亿元,三产9.6亿元,三产比例为22∶52∶26;浙江安吉2008年竹产业总产值108亿元,三产比例为7∶59∶34。对比发现,我市竹林基地面积是浙江安吉的2.5倍,竹产业对资源消耗的依存度明显高于浙江安吉,林产品附加值不高,三产比例太低。同时,一产业中宜宾适应性很强的绵竹比例仅占总面积的3.9%,品种结构仍需调整;二产竹加工偏重于竹浆造纸,竹藤家具、竹笋加工、竹地板、竹人造板占有比例较小,竹炭和竹保健饮品暂为空白;三产业过度依赖蜀南竹海和兴文僰王山的门票收入,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不全,竹生态旅游没有充分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竹文化市场化、产业化力度不够。
2.2经营技术差,森林质量不高。截止2010年底,宜宾市低产竹林面积69552hm2,占总面积的38%,低产竹林亩单产常见为0.5t~0.8t,除部分地方自然地理条件差这一因素外,与林农经营管理水平低密切相关。竹林质量不高表现在上述品种结构不合理外,与内陆地区长期粗放式经营林木的传统习惯分不开。浙江安吉及福建建瓯等地采用现代经营技术,对竹林精耕细作,每hm2产竹片45t以上;我市林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