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酯酶应用
微生物酯酶应用
0引言
酯酶(Esterases,EC3.1.1.X)是一种催化酯键水解和合成的酶的总称,水解时催化酯键产生甘油和脂肪酸;合成时,把酸的羧基与醇的羟基脱水缩合,产物为酯类及其他香味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动物胰脏酯酶和微生物酯酶是酯酶的主要来源.1834年Eberle在兔胰脏中首次发现脂肪酶,微生物酯酶则以1935年Kirsh发现产脂肪酶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Oxalicum)为最早.由于微生物资源丰富,同时利用微生物发酵产酶具有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微生物酯酶得到关注,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酿造、医药化学、污水处理和生物修复等领域,又由于酯酶的酶促反应具有较高的底物专一性、区域选择性或者对映选择性,它是合成手性化合物(如手性药物,农药等)的高效生物催化剂,微生物酯酶已成为研究热点.
1微生物酯酶的组成及来源
1.1酯酶的组成
酯酶主要包括脂肪酶(Lipase,triacylglycerolhydrolases,EC3.1.1.3)和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arboxylesterhydrolases,EC3.1.1.1)[1-2],两者在生化方面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底物特异性上,羧酸酯酶倾向于水解酰基链长度小的底物(le;10),而脂肪酶倾向于水解酰基链长度大的底物(ge;10)[3-4],在结构上,酯酶属于alpha;/beta;水解酶超家族,具有Ser-His-Asp构成的催化中心三组合(catalytictriad),其中Ser通常位于具有保守的Gly-Xaa-Ser-Xaa-Gly五肽结构内[1-2].细菌脂肪酶又包括八大家族:truelipase,GDSL,FamilyIII,thehormone-sensitivelipase(HSL),FamilyV-VIII,其中truelipase又包括7个亚族SubfamilyI.1-I.7[2,5].阿魏酸酯酶(Ferulicacidesterase,EC.3.1.1.73)又称为肉桂酸酯酶,是最近分离出一种酯酶,它是羧酸酯水解酶的一个亚类,它能水解阿魏酸甲酯、低聚糖阿魏酸酯和多糖阿魏酸酯中的酯键[6].
1.2微生物酯酶的来源
在自然界中能产生酯酶的微生物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从分类上看主要是真菌,真菌中主要是青霉、链孢霉、红曲霉、黑曲霉、黄曲霉、根霉、毛霉、酵母菌、犁头霉、须霉、白地霉和核盘菌等12属23种;其次是细菌,在细菌中主要是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以及伯克霍尔德菌属等;另外,放线菌中的个别种类也能产生一定量的酯酶.2产酯酶微生物的筛选及酶活力的测定一般筛选流程为:样品rarr;富集培养rarr;平板分离rarr;平板初筛(观察透明圈)rarr;摇瓶复筛(测酶活力大小),三油酸甘油酯是产酯酶微生物初筛加入培养基中的常用底物,因为初筛选用平板培养基,而在培养基中存在不互溶的油、水两相,所以要对它们先进行乳化,乳化剂可选用聚乙烯醇或者吐温.溴甲酚紫由于反应后pH变化显色,而RhodamineB由于可以和分解后的物质结合形成显色物质,它们被用作常用指示剂加入培养基内[7].对于酯酶活力的测定,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酯酶活力比色法,即以对硝基苯酚为底物,分光光度计测定400nm处吸光度值[7];酯酶活力滴定法,以NaOH滴定三醋酸甘油酯在酯酶作用下释放的醋酸来测定;alpha;-乙酸萘酯比色法,即先绘制alpha;-萘酚标准曲线,然后在pH10的Tris-HCl缓冲液中,以alpha;-乙酸萘酯为底物和粗酶液反应,在595nm处测其吸光度值[8].
3微生物酯酶与基因克隆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宏基因组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环境样品中筛选产酯酶微生物,克隆酯酶基因,构建高产的基因工程菌为进行后续的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其中的环境样品的主要来源是土壤以及海洋,特别是海洋环境样品,因为海洋环境包括低温、高温、高静水压、强酸、强碱以及营养条件极为贫乏的各种极端环境,微生物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生理结构、代谢方式等都会发生一系列改变,所以从海洋中筛选到的微生物可能具备某些特殊的代谢产物,另外低温酯酶的研究也十分广泛,近年来已纯化或克隆表达了从南北极、深海、高山冻土中分离到的低温微生物产生的低温脂肪酶,如菌株PseudomonasfragiIFO3458(PFL),Pseudomonassp.KB700A,Pseudomonassp.B11-1,Aeromonassp.LPB4的脂肪酶[9-12].郑鸿飞等[13]从青岛前海和胶州湾海区样品中分离到1株产酯酶活力和稳定性较高的菌株EB21;邵铁娟等[14]从2000多份渤海海区海泥样品中分离出一株新型脂肪酶高产菌株Boh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pdf VIP
- 2025年新改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精编知识点 (背诵用).pdf
- 三菱FR-D740变频器使用手册(应用篇)-说明书.pdf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农村经济管理》形考作业三答案.docx VIP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docx VIP
- DELTA台达ASDA-A2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pdf
- 水工隧洞课件.pptx VIP
- 精益管理培训-拉动式生产方式.pdf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完整版)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