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泸沽湖生态问题和应对措施
泸沽湖生态问题和应对措施作者:曹寿清 单位:宁蒗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泸沽湖位于川滇交界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及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交界处,美丽而神奇的自然风光及独特的摩梭文化招来了世界各地游客,是远近闻名的旅游风景区。旅游业的兴起一方面给沿湖人民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给泸沽湖的生态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云南省建设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和丽江市建设以摩梭文化、泸沽湖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东部精品旅游区旅游政策的规划下,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自身自然人文资源、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一些限制性因素,泸沽湖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在基于对泸沽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泸沽湖发展的战略框架得以提出。
1泸沽湖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旅游过度开发给泸沽湖带来了森林植被退化、水生态系统破坏、泸沽湖湖泊淤泥淤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能源等方面的问题。旅游开发对湖区自然生态、森林植被造成了负面影响。摩梭人典型的“木楞房”是由木料垒筑而成的四合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向更多的游客提供住宿条件,目前大多所修建的新房不再是摩梭人传统的住宅,而是高达三层或四层用于发展旅游业的“木楞房”。宾馆的建设再加上每年的烧柴、篝火等的木材需要,现在泸沽湖特别是四川省境内的树木大量减少,一些小山已成了秃顶,失去了泸沽湖神秘的自然景色。森林的过度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又造成湖泊严重淤积。为发展旅游业而修通的环湖公路,加速了对原有森林植被的破坏。据查阅有关资料,泸沽湖流域流失的泥沙量每年达200-300吨,严重威胁着泸沽湖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垃圾处理方面,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日常垃圾剧增,在沿湖较大的村落尤其明显。污水处理方面,云南省境内已经建立了污水处理站,而四川省境内至今还未建立污水设施,日常污水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仍然存在隐患。
能源压力方面,在落水村由于旅游收入的增加,液化气、电、沼气池等能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的压力,但泸沽湖沿岸的许多地方仍然是靠烧柴为主要能源,这对泸沽湖的森林保护仍是一种威胁。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泸沽湖为多种水生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繁衍的自然条件,水生植物有19科,25属,37种,最为典型的是波叶海菜花。泸沽湖水生动物中鱼类资源在60年代前以裂腹鱼为主,年产量达300吨,这是因为在之前湖泊处于原始状况,未进行过渔业生产,60年代后由于强度捕捞,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70年代引种带来野杂鱼,大鱼坝及周边河流泥石流的发生裂腹鱼的产卵场所被破坏,出口处电站工程的筑坝堵塞了洄游通道等因素,裂腹鱼濒临灭绝,形成了现在的以普通鲫鱼为主的鱼类区系,导致渔业产量的下降。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是一个沉重的历史教训。
2主要对策与措施
2.1加强宣传和提高管护力度为了保护泸沽湖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使森林不再遭到破坏,必须加强宣传力度和运用法制手段强化管理,一旦发现偷砍盗伐者,必须给予惩罚。对于村民建材、烧柴和举办篝火晚会所需木材必须实行统一规划,定点采伐,并尽可能寻求替代建筑材料和尽可能地推广其它替代能源,如电、太阳能、液化气、沼气等代替烧柴。沿湖村落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领导组织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好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每个村民都积极参与到保护泸沽湖生态环境的行业中来。真正做到“旅游发展、农民增收、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2加大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加强水生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经济,改善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研究表明:远古时代,200万年才有一种鸟类灭绝,60万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而十年前,4天就有一种脊椎动物灭绝;到今天,每4小时就有一种脊椎动物灭绝,而且生灵灭绝还在加速。据科学统计,目前地球上,有5205种野生动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70多种。以水生野生动物为例,我国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白暨豚,80年代初尚有400多头,现存数量已不足百头;原在我国南海海域广泛分布的海龟,由于产卵场遭到破坏,资源已寥寥无几。此外,儒艮、白鲟、达氏鲟、山瑞等品种,现在也都难觅踪迹。残酷的事实表明,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已刻不容缓,为此首先要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要向群众宣传,不仅要向成年人宣传,更要向儿童宣传,消除宣传上的误区和盲点,荡涤“野生动物无主,谁捕谁猎谁得”的旧习俗,提高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各村民小组要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写入村规民约,共同开展好泸沽湖水生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2.3加强对各类固体污染物的排放和管理对于村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要按村落分布情况,统一规划,建设垃圾处理站和污水排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