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例产后出血原因研究及护理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5例产后出血原因研究及护理对策

255例产后出血原因研究及护理对策[摘要] 目的 对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及护理对策,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围生期各种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 方法 对本中心产科2009~2011年255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整理、分析。 结果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1)子宫收缩乏力;(2)胎盘因素;(3)软产道损伤;(4)凝血功能障碍。而且对于产后出血以上原因或相互影响、或共存。同时产后出血的发生与产妇的精神因素、文化程度、孕产次、意外怀孕次数、城乡地域及孕期是否参加孕期保健、有无孕期合并症或并发症均有关。 结论 应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强孕期保健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诊断水平,正确处理产程,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和护理对策,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护理对策;妇产科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097-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 h以及产后2~24 h 3个时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前2个时期。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孕产妇死亡中49.9%是由于产后出血所致,其中产后出血占产科死亡构成中的87.8%[2]。本文总结了2009~2011年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3年来255例产后出血的病例,分析其产后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2011年本中心产科统计资料,通过收集的报表,抽取入档病历,对相关资料分类、整理、统计、分析。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对有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高危因素,如双胎、巨大儿、产程延长、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做到产后巡视产妇,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及分娩史、孕产史、意外妊娠史等15~30 min或1 h巡视1次,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阴道流血情况、有无膀胱充盈情况、尿潴留,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特别是产前子宫收缩不协调、静脉点滴缩宫素分娩和引产的产妇多发生产时子宫收缩不良,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应用子宫收缩药物,预防并发症。 1.2.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护理技术与技巧,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认真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主动和产妇聊天,缓解产妇的内心压抑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对于产妇因出生婴儿性别不满意而郁郁寡欢者,要耐心开导,让其明白孩子健康最重要,情绪低落,可使自主神经紊乱,垂体后叶分泌的缩宫素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对子宫的复旧及切口愈合都不利[3]。同时,做好家属的疏导工作,为产妇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利于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 1.2.3 紧急护理嘱产妇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变化,观察四肢温湿度及尿量,观察皮肤、黏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畅通,做好输血的各项准备工作;遵医嘱给予止血药或缩宫剂,同时密切查找出血原因,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工作。特别要注意,发生产后出血时,一定要准确收集测量出血量,留心血液的颜色、气味及有无血凝块等,为积极纠正休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发生率 2009~2011年本中心产科共分娩14 159例,发生产后出血255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8%。 2.2 产后出血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计209例,占81.96%;胎盘因素居第二位,计41例,占16.08%(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8例,居第三位,占3.14%;凝血因素1例,仅占0.39%,居末位。 2.3 产后出血其他因素 2.3.1 产妇精神因素产妇对出生婴儿性别不满意,抑郁、沮丧、痛苦,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出血5例,占1.96%;因家属对婴儿性别不满,影响产妇情绪,子宫收缩欠佳,造成产后出血者2例,占0.78%。 2.3.2 产妇城乡地域城镇户籍60例,占23.53%,农村户籍 195例,占76.47%。 2.3.3 产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例,占3.92%;高中33例,占12.94%;初中87例,占34.12%;小学120例,占47.06%;文盲5例,占1.96%。 2.3.4 产前建卡情况产前从未建卡,没有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的41例,占16.08%;产前检查≤4次的102例,占40.00%。 2.3.5 分娩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