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针灸方法诱发循经高温线现象比较
不同针灸方法诱发循经高温线现象比较(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摘 要 为筛选最佳的刺激诱发循经高温线方法,使用针刺、电针、温灸、火针和穴位埋线等方法,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家兔在刺激下循经高温线(带)出现的规律。结果:(1)温灸后循经高温线的出现率为50.0%左右,以下依次为电针38.9%、穴位埋线27.8%、火针25.0%和针刺18.5%。(2)循经高温线长度:温灸平均6~10 cm,电针5~8 cm,火针、针刺和穴位埋线均较短。(3)循经高温线升温值以温灸最高(0.7~1.0 ℃),电针次之(0.5~0.8 ℃),持续5~30 min不等。结论:循经高温线的诱发方式以温灸和电针较佳。
主题词 温针疗法 电针 埋线 火针 循经高温线?? 红外热像图??
针灸穴位后,机体可以出现一系列的温度反应,如针灸穴位局部的高低温点片,穴位远端乃至全身的升降温变化,循针灸经分布的高温线(带)现象[1]。最值得重视的是后者这种呈特异性分布,用目前体表温度调控理论还不好解释的循经升温现象。在经络现象与实质的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中,循经温度现象被认为是一种客观的、能被重复的经络现象。应用针刺、艾灸等不同的针灸方法均可刺激和诱发出该类变化,我们早在10年前就已报道了此方面的研究结果[2]。然而各种刺激方法尚未相互比较,孰优孰劣无从可知,刺激诱发的规律也还不清楚,这造成了研究经络温度现象机制的困难。为了解不同针灸方法刺激下循经高温线的出现规律,并为深入探讨该现象产生机理的工作奠定基础,本文对针刺、电针、温灸、穴位埋线、火针等5种针灸方法刺激后所出现的循经高温线现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报道于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实验动物
家兔,雌雄不拘,体重在2.5~3.5 kg之间,用电动理发器将其四肢及背部等观察部位的皮毛剪掉,暴露出皮肤,待实验观察时使用。动物在针刺、电针、温灸等方法中最多使用1次,每次观察使用1种方法,第2次间隔2天以上。火针和穴位埋线的动物只使用1种方法。
1.2 针灸方法
(1)针刺:32号毫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捻转行针后留针15 min。
(2)电针:用WQ?IOC型电针仪通以1次/s的脉冲波,强度以被刺激肢体稍有抖动为宜,电针时间为15 min。用同心针刺入穴位,其两端与电针仪相连。多电针法针刺时,即在同一条经线上刺入多根毫针,与电针仪的多路输出相连。
(3)艾灸:用2 mm线香在距穴位0.5 cm左右处温灸穴位15 min。
(4)火针:用专用针灸钢针烧红,快速点刺穴位后迅即取出,针刺深度为0.5~1 cm左右。
(5)穴位埋线:将10号手术线经酒精浸泡消毒后,用手术针沿经线纵轴将手术线植入皮下,长度约1.5 cm,伤口作常规消毒处理。
1.3 针灸经穴
针灸的穴位分别选择”内关”、”外关”、”后三里”、”复溜”、”命门”、”阳关”和”肾俞”。其中电针组部分观察用单个穴位刺激,另有部分观察则分别在心包经、三焦经、胃经、肾经、督脉、膀胱经(背部)上布置2或4个刺激点,以与单个穴位刺激比较。温灸组的部分观察在灸单个穴位后出现循经高温线的顶端再接续温灸,以
※ 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No.95-预-19-313)了解此种”接力艾灸”产生的循经高温线延长之现象。
1.4 热像图的观察方法和步骤
(1)仪器:瑞典产AGA?782型红外热像仪系统,温度分辨力为0.1 ℃,用该仪器及与其连机的TC?800型计算机和DISCO 3.1热像图处理程序进行热像图的记录、储存、分析和处理。实验室温度在25.6~29.8 ℃之间,每次实验前后的室温波动在±0.5 ℃之内。
(2)观察方法和步骤:将观察动物置于红外摄象机正前方约1.2 m处,首先记录刺激前被观察部位的热像图,此后分别进行针刺、电针、温灸、火针,除火针作点刺之后即时热像图记录之外,针刺、电针、温灸均作刺激过程中的5 min、10 min、15 min和停止刺激10 min的记录,火针观察则做点刺后的即刻、5 min、10 min、15 min和20 min 5次记录。穴位埋线观察则分别在埋线的24 h、48 h、72 h、和96 h做4次热像图观察。
(3)观察和分析内容:对所观察部位在各种治疗刺激后的温度变化进行记录,了解肢体和背部大范围内的温度反应情况,并与刺激前比较,着重分析刺激后沿刺激经分布的升温线、带和点片。分析比较各种方法反应的强弱和长短。
2 结果
2.1 5种针灸方法刺激后循经高温线出现率的比较
在用5种针灸方法刺激后,动物体表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温反应,升温反应可以持续一定的时间,一般在停针后5~30 min即回降到针前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HPLC法测定当归拈痛丸中甘草酸铵含量.doc
- Love爱自己 爱老公 爱父母 爱孩子.doc
- MRI定位小针刀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56例.doc
- MSCT领骨扫描技术在诊断根尖囊肿病变中探析.doc
- MRSA及MSSA药敏结果比较及MRSA检出率变化趋势.doc
- NeoGe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评价.doc
- MCP-1在鼻息肉中表达及其指导意义.doc
- Keller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临床效果研究.doc
- P22phox及PPAR-γ基因多态性及冠心病关系.doc
- On Behavior Patterns of College Students’Application to English Learning.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