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型肝炎患者心电图特征及研究
乙型肝炎患者心电图特征及研究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31-02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肝细胞受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现肝炎病毒在侵害肝细胞的同时,往往还对心脏、胰腺、肾脏、基底部、骨骼等组织器官造成损害。病毒性肝炎的肝外损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肝脏是维持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脏是维持血液动力、供给全身器官血流的泵器官,两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乙型肝炎对循环系统的损害主要有心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61531;#61489;#61533;。因此本文就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作一简析。
1 心电图特征
诊断依据为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标准[2],并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胆道疾病及原发性心肾疾病、高血压,同时排除甲、丙、丁及戊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患者无心电图异常。
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20%~50%[3-7],部分患者有两项或以上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低电压、Q-T间期延长和室性早搏。此外,亦有左束支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窦缓合并心肌梗塞等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3]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较高[6]。
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只有20%的患者感到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进一步分析引起上述症状的原因,主要是窦性心动过速所致[5,6]。特别是窦性心动过速是反映病情危重的重要指标,它的出现往往是提示预后极差。
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年龄有关,心电图异常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与病情的轻重程度有关,病情进展越快或病情越重,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越高[6],呈正比[5]。磷酸肌酸激酶(CPK)和总胆红素(TBIL)是反映心肌功能的重要指标,心电图改变与肝功能受损害程度有关,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合并ST-T波改变及窦性心动过速合并低电压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CPK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者[1,6]。TBIL异常者心电图异常率高于TBIL正常者,说明肝损害越重,心电图异常率越高[3,4]。
2 心电图改变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较正常健康人高,乙型肝炎所致心脏损害的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乙型肝炎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害是主要原因之一,电镜下可见到乙肝病毒在胰腺、肾基底部、胆道上皮及血细胞中的存在[8,9]。HBV复制指标阳性的重型乙肝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复制指标阴性者,推测HBV复制可能与重型乙肝的心肌损伤有关[6]。此外,肝炎病毒免疫复合物在心肌内的沉积也可致心肌受损[10]。电解质异常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是常见的[6],电解质紊乱也是导致心电图异常的原因之一,如急性肝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1]。急性肝炎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均可导致免疫功能及肠壁黏膜屏障功能减低,使心脏自动调节紊乱,心肌传导发生改变[12]。重型乙型肝炎的低氧血症及高内毒素血症也是造成心肌损害的重要因素[5]。此外,还可能由于肝脏疾病时,对大脑皮层经常性的干扰,使植物神经机能紊乱,为心脏折返激动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胆汁排泄机能异常给心血管机能带来不利影响,反射地引起冠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有关[13]。
由于乙型肝炎和心脏的损害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乙肝患者,尤其是年长的病人,病情进展较快或病情较重、病程长的病人,应定期做常规心电图检查,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时有发生,如果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应注意心电监测是否有心肌梗塞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同时治疗中要注意保护心肌,防止发生心功能衰竭。此外,让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严禁吸烟、饮酒,使受损害的肝细胞能得到恢复。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8(6):324-329.
[3] 李桂芝,冯 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 15(7):822-823.
[4] 杨丽敏,邵玫华,等.乙型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 2011,33 (2):253.
[5] 刘春华.19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07,7(8):1393.
[6] 田玉岭,丁巧云,等.重型乙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