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吃-营养VS味道;科学VS艺术(上)
吃:营养VS味道;科学VS艺术(上)引子:两个相反的苏东坡
河豚是有剧毒的,大美食家苏东坡是吃河豚的先行者。同时代的笔记说,他曾“盛称河豚之美”。有人请他吃,问他“其味如何?”他回答说“值得一死!”这段记载的结论说:“由东坡之言,可谓知味。”可见中国人所谓的“知味”,不是懂得分辨,而是嗜好到不顾性命的程度。
还是这个苏东坡,有时又像是一个“味盲”,多么恶劣的吃食都能痛快地下咽。诗人陆游记载说,东坡跟同僚相遇于外地,两人在路旁的小饭摊儿上买汤面充饥,味道糟糕透了。同行者放下筷子叹了口气,东坡却很快吞光,大笑着对同僚说,你还想用嘴细嚼吗?原来他是囫囵吞下的。
苏东坡吃河豚是为了欣赏美味,跟营养毫无关系;苏东坡吞汤面是为了充饥,味道可以全不考虑。两种场合,判若两人。河豚经常危及性命,按照“营养保健”的价值标准,应当绝对否定,然而吃河豚却属于美食家“知味”的最高表现。两个苏东坡互相对立,叫人怎么理解?
比粗劣的汤面更糟糕的吃食,糙糠野菜,甚至饥荒年代的草根树皮,也会给快饿死的人提供一点宝贵的热量。“两个苏东坡”的典型故事,生动地表明:人的饮食行为有着高、低两个层次。现代智者、美食家林语堂先生在谈到饮食文化时有一句名言:“出于爱好,我们吃螃蟹;出于必要,我们又常吃草根。”
中西的吃文化分属两个层次
人属于动物又高于动物,人的感官活动有两个层次:低层次的生理需要,是人和动物共同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的活动近于美学。这个道理,美学家汪济生在名著《系统进化论的美学观》里讲得最透彻。他论证说,感官依附于动物的身体,首先要为身体的生存服务,所以感官有“谋生活动”;但高级生物的神经思维器官进化到很发达的程度,感官在谋生之余,又有“游戏活动”。猫狗属于高级动物,已经懂得游戏。他举例说:小猫捉老鼠属于“谋生活动”,小猫玩线团则是高于“谋生活动”的“游戏活动”。美食的感受属于精神活动,比一般的游戏更为高级,已进入审美境界。
上述道理很明显,一点就破,但却要等中国的青年美学家来点破。西方的美学大师康德、黑格尔都不承认美食属于美学,而认为吃的享受属于低级的“快感”,够不上美学。洋人把“快感”跟美学之间的界限划得很清楚,这是文化类型的差异决定的。中西文化差异很大,这可以追溯到吃上,因为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莫过于吃。
“吃”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就非常悬殊。中国古人断言,饮食是文化的本原(《礼记》:“夫礼之初,始于饮食。”)西方人从来没想到这个,甚至极少谈到吃。林语堂先生说,英国人一提吃就觉得羞愧,因为那有点接近动物了。中西差别这么大,必有一方面太不一般。我认为个别的是中国。什么原因?还用林语堂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人口太多,而饥荒又过于普遍。”
繁生、聚居的文化基因使中国人走上“生态破坏――灾荒――饥饿”的恶性循环。这样就造成了中国的“饥饿文化”和中餐的古怪。这是个大题目,没法多说。
中国的饥民到了实在没办法时吃过毫无营养的观音土,明知吃了会胀死也不顾。饥饿到了极点,营养匮乏到了极端,反而使人不再关心营养。然而饥饿倒会让人更懂得美食。苏东坡说过,人要是饿极了,“草木犹如八珍”,饱极了,“八珍犹如草木”。吃草的实践,使中国人实现了“味”的启蒙,甚至拿“味”当“食”的代名词。最典型的表现是“鸡肋”的成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无肉”偏说“无味”。
洋人不明“味道”,华人未闻“营养”
“鸡肋”的故事表明了“味”跟“食”的分离。这可以用“开天辟地”来象征,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来说,就是“轻清者(“味”)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沉而为地”。
吃烤肉没有主食副食之分,所以肉食文化很难形成“味”的独立。饥饿使中国人走上了“粒食”的歧路,造成了中餐特有的主食与副食、菜与饭的分离。有人会说“西餐也有面包啊”。洋人当然知道面包跟肉有本质上的不同,可是他们会断言,那差异不是“味道”上的,只是“营养”上的。面包的营养成分是糖类,而肉的营养成分是脂肪、蛋白质。
洋人也重视食物中的“轻清者”,但那不是中国人的“味”,而是“营养”和“热量”。如果说“营养”虽然精微,还是物质,是有形的,那“热量”就像“味”一样是纯粹无形的了。
“味”和“营养”的差异,可说是中西文化差异的象征。林语堂先生说得好:“英国人不郑重其事地对待饮食。”对于法国人说的“好吃”,他们“不屑一顾”,“英国人感兴趣的是怎样保持身体的结实,比如多吃点Bovril牛肉汁,从而抵抗感冒的侵袭。”
“味”是非常模糊的,感性的,而“热量”是十分精确的,理性的。
洋人也懂得贪恋美味。孙中山先生说:关于烹调,西人先前只知道法国烹调为世界之冠,“及一尝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然而要洋人承认其饮食文化的落后,他们必然不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移动式升降平台安全管理.pptx VIP
- JMP中文版使用指南.pdf VIP
- 供应商供货能力评估方法.docx VIP
- 外研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Unit 4 Everyday Economics Using language教案.docx VIP
- 2025年中国AI智能硬件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docx
- 国开一体化平台04037《人体解剖生理学(本)》章节自测(1-11)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思迅专卖店管理系统8特色介绍.ppt VIP
- 培智二年级生活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x VIP
- 小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简单版(二篇).doc VIP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必背)-高中英语必备3500词汇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