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孤独症儿童母亲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
孤独症儿童母亲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关键词】 孤独症;母亲;焦虑;抑郁;应对方式;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11-0830-0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11.017
孤独症儿童家长比普通儿童家长或其他残障儿童有更多的精神健康问题[1]。本研究调查中国孤独症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和应对方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1月-2007年6月,在北京某孤独症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99名3~6岁孤独症儿童的母亲。其中,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57人,高中或中专25人,初中及以下17人;无业者46人。
1.2 方法
对孤独症儿童母亲进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3]测量,同时对患儿进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4]、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5]等测试。HADS包括焦虑和抑郁两个因子,8分为有焦虑或抑郁[2];SCSQ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积极应对以(1.8±0.5)为常模,消极应对以(1.0±0.6)为常模[3];患儿CARS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3 统计方法
用SPSS11.5进行U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 结 果
2.1 孤独症儿童母亲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得分情况
HAD量表分析显示,孤独症儿童母亲焦虑、抑郁平均得分均高于常模[(10.6±4.8)vs.8,(9.7±4.2)vs.8;t=5.39、4.03,P1.78分=1)、消极应对(≤1.59分=0,1.59分=1)作为因变量,以母亲受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1,高中或中专=2,初中及以下=3)、母亲职业状况(有职业=1,无业=2)、家庭收入(5000元/月=3)、患儿性别(男=1,女=2)、患儿年龄(3~6岁)、患儿智商(33.71-135.02)、患儿CARS量表得分(18-56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母亲焦虑为因变量时,家庭收入和患儿性别为影响因素[均P=0.031,OR(95%CI)=0.486(0.252-0.937),0.203(0.048-0.865)];当母亲抑郁为因变量时,家庭收入为影响因素[P=0.003,OR(95%CI)=0.352(0.175-0.708)];当母亲积极应对为因变量时,母亲职业状况为影响因素[P=0.022,OR(95%CI)= 0.353(0.144-0.862)]。
3 讨 论
在本调查中,孤独症儿童母亲焦虑和抑郁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常模,也高于Hastings的研究结果[6]。与普通人群相比,孤独症儿童家长有着较高的积极应对得分和较低的消极应对得分,这与国外的研究有所不同[7]。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收入较低的母亲焦虑和抑郁程度严重于家庭收入较高的母亲,这与国外研究一致[8],可能原因是低收入家长更倾向于将他们所处状态看成一种威胁而不是一种挑战;孤独症男童母亲焦虑程度严重于孤独症女童母亲,这可能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仍然有着一定影响;有职业的母亲比无职业的母亲更加积极应对,可能因为有职业的母亲有更多机会享受事业带来的成就感,也有更好的经济支持。但本调查中的孤独症儿童母亲均来自孤独症教育机构,所得结论可能并不适合未进入机构接受教育的孤独症儿童母亲。
参考文献
[1]Kasari C,Sigman M.Linking parental perceptions to interaction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J].J Autism Dev Disord,1997,27(1):39-57.
[2]汤毓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增刊):223-226.
[3]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增刊):122-124.
[4]龚耀先.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59-95.
[5]Schopler E,Reichler RJ,Devellis RF,et al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