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中药不良反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预防中药不良反应-

怎样预防中药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这种不良反应可引起机体病理性损害及生理功能紊乱,并表现出临床症状及体征。因此它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成瘾性和致基因突变、致畸、致癌等作用。 目前,不少患者甚至少数医务工作者都错误的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导致中药不合理的使用增多,服用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不断发生。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大家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必须有一个正确地认识。 哪些情况会导致中药不良反应? 剂量过大 中药在常规用量下,一般不会有副作用,但剂量过大时,亦可出现不良反应。如木通剂量过大时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白果、杏仁剂量过大引起中毒。特别是一些药性峻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甚为接近的药,如蟾酥、斑蝥等,剂量过大时,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甚则中毒。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把人参列为“上品”。现代研究证实,人参对人体确有俾益,但是人参虽好,不是多多益善,服用过量,不良反应明显。美国加州大学对133名连续服用人参超过一个月的患者进行调查,其中60%的患者出现精神亢奋、失眠、欣快感、神经衰弱、咽喉刺痛和高血压等症状,有的还出现皮疹、水肿、清晨腹泻等,即所谓“人参综合证”。其中14例,每日服人参3g,最多服15g,经24个月检查,发现10例表现欣快、烦躁、激动、失眠;4例因用量过大,导致人格解体和精神混乱。 又如南、北杏,其所含的氢氰酸有微毒,少量服用有止咳功效,但过量服用则会出现不良反应。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大剂量(50g)与猪蹄同煎,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胖大海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声音突然嘶哑等症,但决不能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这样往往造成大便溏泻、饮食减少、脘腹痞闷不适,甚至出现消瘦等不良反应。另外,老年人突然失音者,也应慎用。 长期服用 有些中药,特别是一些含铅、汞化合物的矿物类中药,长期服用,可因蓄积而引起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朱砂、赭石、六神丸可引起肝、肾损害,儿童长期服用蜂王浆等滋补液引起过早发育、月经来潮等不良反应。 一些中药丸剂作用缓和而持久,慢性患者坚持服用才能见效。其中治疗失眠、头晕、心悸、多梦的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均含有朱砂的丸剂,会造成药物蓄积,出现慢性汞中毒。丸剂中的活络丸、参茸卫生丸、朱雀丸、冰硼酸、安宫牛黄丸、蟾酥丸、磁朱丸、震灵丸等,也含有不同剂量的朱砂,长期服用,也宜谨慎。 个体差异 人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一些安全性很好的药物也会产生不良反应。许多中药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具有产生变态反应的基础,少数过敏体质患者用药后,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年老体弱、婴幼儿以及肝、肾病患者,对药物耐受性较差,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服用藿香正气水可能引起胸闷、寒战、烦躁不安等症状即个体差异。 例如,有一名患者,住院行剖宫产手术,术后服用了五加生化胶囊。服用后全身痛痒,经查四肢胸腹部有大量皮疹。请皮科会诊后,考虑为服药出现皮疹反应,经过停止服用五加生化改用抗过敏药物,以及使用外用洗剂涂抹皮疹。病人病情很快恢复。询问病人后得知,该患者既往有双黄连过敏史。再如,另一位患者,因乳腺多发肿物,服用西黄丸三天后开始出现皮疹,全身痒痛,一下肢为多。再次就诊,经皮科会诊为药疹。门诊停药及时处理,进行脱敏治疗,患者恢复。 中西药联用不当 中西药合理的联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提高疗效,或减轻和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但若配伍不当,则可起拮抗作用,降低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比如含钙盐类的中药(如石膏、龙骨、海螵蛸、石决明等)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可增加强心甙类药物对心肌的毒性,产生强心苷的毒性反应。另外,发汗解表药如荆芥、麻黄、生姜等,与解热镇痛西药如阿司匹林、安乃近等同用,可致发汗太过,甚至虚脱。服用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含扑热息痛)时,又加服扑热息痛,使扑热息痛的剂量过大,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甚至产生骨髓造血抑制的毒性反应。 中药注射液引起 中药注射剂是中医治疗急症的一种良好剂型,但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有报道称,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往往高于传统的中药剂型。中药针剂的成分较复杂,理化性质不稳定,因此用药时建议不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很多中药针剂不能静脉滴注,只能肌肉注射,因此使用时需了解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用药。 如何预防中药不良反应? 1.要认识到,健康和长寿不是靠药得来的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中药滋补,可使人健康和长寿。一些保健品迎合此种心理,夸大宣传,不实广告,常泛滥于市场。某地抽查21个厂家地76批人参蜂王浆,竟有58批不含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