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杏苏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35例临床观察
杏苏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35例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共观察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以给予吸氧、通畅呼吸道、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内服中药汤剂,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吸氧、通畅呼吸道、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加服自拟杏苏平喘汤治疗。药用苏子10g,杏仁15g,瓜蒌20g,葶苈子15g,白芥子15g,海浮石15g,黄芩15g,紫菀12g,浙贝12g,桔梗12g,炙麻黄9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3次,取汁450ml,每次150ml, 3次/日口服,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
1.3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中,明显改善25例(71.43%),轻度改善8例(22.86%),无改善2例(5.71%),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35例中,明显改善22例(62.86%),轻度改善5例(14.29%),无改善8例(22.86%),总有效率77.1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4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病范畴。在历代医籍中,哮病的名称很多,《素问》中称为哮鸣;《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云其“喉中水鸡声”;直至元朱丹溪才明确称之为“哮”;以后则为哮喘、哮吼、吼喘等病名。中医学认为,哮是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哨鸣音为特征的一个临床常见症状。因为哮必兼喘,所以一般也称为哮喘。中医药治疗哮喘有悠久的历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产生了许多有效的方剂,但中医治疗哮喘强调因人、因地、因时的辨证施治,需中医临床医师根据病员的具体情况分清表里、寒热、虚实而处方用药,这无疑是中医治疗哮喘的特色之处,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轻中度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西医针对支气管哮喘急发的各个环节,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氨茶碱、博利康尼、氢化可的松等药扩张支气管、抗炎、抗过敏;中医在实践中大胆采用了专方进行治疗。中医认为宿痰积饮是哮喘发病的主要环节,由于痰饮留伏,潜伏于肺,一经触发,则痰气搏结,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因此,哮喘发作时应以化痰平喘为治疗重点,平喘汤由四川省名中医金沈蓉主任医师拟定,方中白芥子快膈消痰,苏子降气行痰,海浮石化痰平喘,共为君药;黄芩清解肺热,瓜蒌化痰宽胸,浙贝清化热痰,紫菀化痰止咳,四药俱为臣药;杏仁肃降肺气,麻黄宣肺平喘,一宣一降,以恢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桔梗宣肺祛痰,配合麻黄,共为佐药;甘草祛痰止咳,调和药性为使药。该方寒温并用,宣降结合,化痰平喘,效专力强。我院长期将该方定为院内协定中药处方,凡治疗轻中度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均配合使用。这样不仅降低了中医辨证用方的难度,使西医临床医生也可掌握使用,极大地扩大了中医中药的应用范围。在哮喘具体治疗上,使中西医两个体系真正成为互补,改变了原来中医、西医各自为战的局面,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患者的实际需要,很好地起到了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效果。实践证明:中医药配合治疗,不仅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如:咳痰困难等,且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显著地提高疗效。此外,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中医药配合治疗,能较好地稳定病情,减少停用激素后“反跳现象”的发生。目前我院已采用上述方法治疗上百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修正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 :5.
[2]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84.
[3] 迟春花.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用药[J].中国临床医生. 2006,34 (11):2~4.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