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 - 北大未名BBS - 北京大学
蔡元培 与五四运动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肖东发 2009.4.14 蔡 元 培 校 长 的 贡 献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赞誉蔡元培先生:“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人。”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2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笔飞弄9号。11岁时,父亲去世,他们弟兄三人靠母亲变卖家产衣饰,节俭度日而抚养成人。 蔡元培自幼好学,年少通经, 17岁便考中秀才, 20-23岁校书“古越藏书楼”,打下坚实基础。23岁中举人。(与张元济同年)1890年24岁时到京城参加会试,考取贡士,第一次到北京。 蔡元培一生来北京十余次,与这座古城有特殊的缘份 前三次来京 第一次来京会试,他本已考中贡士,如果再经复试及殿试合格,便可成为进士。但他考试完毕后,把自己的应试文章送某“权威”审阅时,却被认为是“怪八股”而不得赞赏,他认为自己难以获中,便离京返乡了。岂料公布考试结果时他竟榜上有名,但已来不及重新赶回北京参加殿试了,如此耽误了两年时间。 1892年第二次来京进行殿试的“补考”,居然一举通过,被录为第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并被授翰林院庶吉士。 又过了两年,他第三次来京,参加散馆考试,升补为翰林院编修,由此在北京一住就是四年。 畏涉政事 投身教育 在这四年里,他阅读了许多西方著作的中译本,开始对国外的政治、科学有初步了解。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获败,清廷与日本签定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蔡元培甚为激愤,叹曰:“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惜者也!” 他对力主变法的康、梁等人 有自己的看法。维新运动最终失败,使他对腐败的朝廷彻底失去希望,毅然放弃官职返回家乡,在绍兴中西学堂就任“监督”(即校长),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开始。 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1902年,他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后又创立爱国学社,宣传“排满革命”的主张;1904年他发起组建反清组织光复会,曾主编《俄事警闻》、《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第二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并任上海分会会长。 1906年,革命形势出现低潮,革命队伍内部又出现分裂现象,蔡元培于失望之中返回绍兴。就在这一年,清廷计划派翰林编修出国留学,蔡元培想利用这个机会去海外学习,便再次来到北京。 第四次来京----与 北 大 结 缘 由于经费欠缺,且大部分翰林又不愿去欧美留学,朝廷便改派留学日本。蔡元培不想去日本,便在译学馆暂时担任教授,讲授国文及西洋史。这译学馆归属于京师大学堂,而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蔡元培自己曾说,这“是我在北大服务之第一次”。从那时开始,蔡元培便与北京大学结下了不解的情缘。1907年6月,担任驻德国公使的孙宝琦答应每月资助三十两银子供蔡元培作学费,商务印书馆张元济也同他签约每月支付一百元编辑费。这样,蔡元培终于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愿望, 第五次来北京-----“迎袁专使”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的中华民国。当年12月,蔡元培回国,在南京临时政府担任了教育总长。第二年2月,他以“临时大总统”特派“迎袁专使” 的身份再次来北京。 孙中山给袁世凯提出了三个条件: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政府所颁布的一切法律章程;临时政府的地点必须设在已经为各省代表所议定的南京;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受任。 2月29日,袁世凯指使亲信曹锟发动兵变。东城一带火势冲天,连专使团也被乱兵抢劫,文件行李损失贻尽。蔡元培等专使团成员从后院仓惶逃跑,躲到一个美国人的住宅里藏了一夜,第二天赶紧转移到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这时又听到消息,北京附近的天津、保定等地也发生了类似事件。都说袁世凯即将南下是引起兵变的主要原因,反对迁都的呼声空前高涨。 其实这些都是袁世凯刻意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拒守老巢北京,使孙中山“迁都南下”的要求无法实现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鱼儿和鸟儿(100字)作文.doc
- 鱼儿致人类的信(600字)作文.doc
- 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作文 (500字).doc
- 鲁滨逊漂流记(800字)作文.doc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600字)作文.doc
- 鱼儿也用保护伞(400字)作文.doc
- 魍魉之夏(1600字)作文.doc
- 鲁滨逊真让我佩服(400字)作文.doc
- 鲁迅 [1500字].doc
- 鱼腥草的作用(1600字)作文.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