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猫抓病淋巴结炎1例研究
猫抓病淋巴结炎1例研究【摘要】猫抓病也叫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是由汉塞巴尔通体引起的一种感染,经猫抓、咬伤或密切接触后引起的一种淋巴结炎。随着宠物饲养的增多,其患病人数也在增加。
【关键词】猫抓病;淋巴结炎;病例分析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31岁,农民。主因右腋下肿物伴疼痛一周,于2008年8月12日9:15入院。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病史,无外伤史及手术史,无疫区长期居住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5次/分钟,血压:110/70毫米汞柱。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四肢未见异常。右腋下局部皮肤隆起,无红肿,无皮肤破溃,可触及两个低回声结节,大小不等,最大者大小约3.0×2.1×1.0cm,皮肤表面颜色正常,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局部皮温不高无波动感,局部压痛阳性。双腋下彩超检查:双侧腋下软组织内均可见低回声结节,右侧为多个低回声结节,最大者3.0×1.6cm,边界清晰,形态规整,CDFI其内可见血流信号。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9.1%,淋巴细胞比率26.1%,单核细胞比率4.8%.红细胞4.75×1012/L。血红蛋白139g/L。血小板:111×109/L;尿常规及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血凝四项:PT13.3秒,APTT29.7秒,TT11.7秒,Fg2.39g/L。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肝功能及肾功能均正常。心电图及胸片未见异常。该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于2008年8月14日在局麻下行右腋窝肿物切除术,术中取肿物表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即可见到肿物,见肿物包膜完整,呈分叶状,质韧,大小约3×2×2cm,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在肿物深层发现还有一肿物,大小约1.0×1.0cm,肿物特征与第一个肿物相同。给予完整分离后切除。放置橡皮引流条一根,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切除的肿物送病理化验。术后24小时无明显渗血,拔出引流条,术后七天拆除缝线,切口一期愈合,病愈出院。病理回报:淋巴结内肉芽肿样小脓肿形成,符合猫抓病的组织学表现。追问患者病史,否认有猫狗抓伤及咬伤病史,但患者有猫密切接触史。出院诊断:猫抓病淋巴结炎。
2讨论
猫抓病主要由猫抓伤或咬伤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此病为良性,多数病人在2、3个月内均可以自愈。其病原菌为一种培养条件很严格的多形性革兰阴性杆菌[1]。可以在皮肤抓伤处及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中找到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这种病原菌需要用特殊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这种多形性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是这种病的病原体。约90%病人是通过家猫抓、咬或舔后而患病。少数病人可被狗抓、咬染上此病。该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此病感染后有很长时间的免疫力,再次感染者非常少见。因此对于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最好不要养宠物。同时,需避免被动物咬、抓伤,尤其在春季动物发情的季节,尽量不要刺激动物,以免对人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万一不小心被咬、抓伤后,应及时进行处理。猫抓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2]。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主要是带有病菌的猫(通常在1岁以下)。在猫的口咽部可以存在病原体,猫受染后可以形成菌血症,病原体能够通过猫身上的跳蚤,传染到其它猫,使带菌状态在猫群中传播,因此猫的带菌率比较高。传播途径:人通常是在被猫抓伤、咬伤或与猫密切接触后感染此病。易感人群:养宠物者,青少年,免疫力低下或者患有慢性病的人容易感染。临床表现:症状:抓伤位置微痛、发红、起疱;发热和浑身不适,肌肉、关节有酸痛感;重症患者可以出现嗜睡、抽搐、昏迷及其他神经症状;颈部、腋下、颌下等处出现包块。体征:典型原发损伤处出现一红斑性,带痂丘疹(少见脓性),直径2至6mm不等。一般2周内出现局部淋巴腺病,通常为抓伤侧(涉及腋窝、颈部,腹股沟区,上滑车或下颌下淋巴结)。淋巴结发病初期表现为有韧性结节,逐渐可以变得柔软,再发展可以触诊有波动感,形成瘘管后可有液体流出。患者淋巴腺病的表现可以和发热、乏力、头痛、厌食等全身症状同时出现。还有部分病人出现一些特殊症状:如眼腺综合征(结膜炎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神经视网膜炎、脊髓炎伴有下身麻痹、脑动脉炎,还可以出现肝或脾肉芽肿病。其他少见症状还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溶解损伤、红斑性结节。诊断:根据患者动物咬伤、抓伤病史或动物密切接触史,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很重要的确诊依据是病理活检,组织病理特征:淋巴结内出现肉芽肿样脓肿形成(granulomatous abscess formation)。即在肉芽肿中心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小脓肿[3]。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应用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等药物。预防:注意不要和宠物过分亲密接触,防止被动物咬、抓伤,万一被咬、抓伤后,马上局部用大量流动的肥皂水冲洗,处理伤口,较深伤口不要一期缝合,并及时到疾控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及检测技术.doc
- 浅谈餐饮产品个性化设计.doc
- 浅谈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oc
- 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改进对策.doc
- 浅谈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doc
- 浅谈高校实践教学策略及研究.doc
- 浅谈高校负债现状及对策.doc
- 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及维护.doc
- 浅谈高职高专工科类英语课堂教学改革.doc
-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建议.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