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胰腺癌及反复发作性胰腺炎CT征象
胰腺癌及反复发作性胰腺炎CT征象【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CT表现,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1例胰腺癌和19例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CT表现。结果:胰腺癌组CT表现多为胰腺局限性增大并肿块状或结节状持续弱强化,胰腺炎组多表现为非肿块不均匀性弱强化,胰腺癌组有胰管扩张及胰管于病变区突然中断,胰腺炎组扩张胰管贯通病变区,胰腺炎组无胰周血管改变。结论:使用CT能够对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给予有效的鉴别。
【关键词】胰腺癌;反复发作性胰腺炎;CT;鉴别
胰腺癌[1]是一类具有高度恶性的肿瘤。目前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但手术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不到18%。胰腺癌早期是治疗疾病,提高预后效果的关键时期,但早期症状缺少特异性,易与胰腺其他疾病相混淆,早期诊断具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1例胰腺癌和19例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两组疾病的CT表现。为鉴别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21例和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胰腺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7岁至55岁,平均年龄(45.6±8.9)岁。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组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3岁至57岁,平均年龄(44.8±11.6)岁。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无黄疸。经B超检查显示胰腺有不规则的肿大,部分患者胰周可见有渗出。血尿淀粉酶检查均超出正常水平。
1.2方法[2]
患者扫描前15至30分钟口服含造影剂泛影葡胺的水溶液600ml,浓度为 1%。扫描时取仰卧位。使用西门子Somatomplus4螺旋CT机先进行平扫。扫描范围为从肝门平扫至胰腺钩突,应注意包括整个胰腺。扫描条件为层厚5mm,层间距5mm,扫描速度为0.75s/层,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00mA。然后使用高压注射器,以3ml/s的速度,经肘前静脉注射碘普安,浓度为300mg/ml,给药剂量为100ml。分别于开始注射后25~35s和60~70s进行双期扫描,扫描范围及扫描条件与平扫相同。
2结果
2.1胰腺癌组
经CT检查,21例患者均有胰腺局限性增大的表现,可见肿块状或结节状持续弱强化。 其中15例患者胰腺轮廓发生改变,胰头呈圆隆形扩大,胰体尾可见明显的萎缩, 9例患者胰头钩突部位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平直三角形消失,7例患者胰体出现局部肿大及肿块。由于癌肿的压迫,造成梗阻部位上端的胆总管或主胰管发生扩张,CT影像表现为胆总管突然截断或变形14例,主胰管呈管状扩张3例,扩张的胆总管及胰管呈“双管征”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胰腺周围血管浸润表现,其中15例患者伴有腹腔动脉等处淋巴结肿大现象。
2.2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组
经CT检查,该组患者胰腺的外观多表现为非肿块不均匀性弱强化,胆总管未见突然截断,其中18例患者扩张的胰管贯通病变区,胰周血管未见改变。
3讨论
研究表明[3] 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中上腹痛,疼痛的范围和程度无明显差异。其次,胰腺癌肿压迫导致胰管阻塞致使胰液排除不畅,可引发继发性的胰腺炎,导致腺泡细胞破坏,血清中淀粉酶含量升高;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患者胰酶自体消化使血管壁和胰腺导管受损,胰液经破损处入血或经腹膜吸收人血,是血清淀粉酶升高。摸索和探讨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之间的可鉴别的征象是目前临床工作所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
有研究表明[4] 螺旋CT用于诊断胰腺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胰腺血液供应较丰富,胰腺癌相对于血供充足的胰腺组织来说是一个血缺乏性肿瘤。增强CT扫描可以以此来判断胰腺肿瘤的大小、边界以及与其他相邻组织的侵犯情况。此外由于肿瘤的挤压,使得胆总管或主胰管受到挤压,变形。CT影像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胰腺内胆总管或主胰管的情况,以此来判断胰腺肿瘤的发生情况。
本文通过对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CT表现进行比较,意在总结CT鉴别胰腺癌的关键征象。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海燕,刘颂,苑凤昌等,胰腺癌早期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6):167-168.
[2] 王宇飞,俞赵军,胰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可切除性的关系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097.
[3] 梁秀梅,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及CT鉴别诊断[J].重庆医学,2011,40(2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