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听语言与分镜头
《视听语言与分镜头》总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设置
1.1 课程定位
《视听语言与分镜头》是专业支撑课程,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
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① 提升专业素质,形成专业迁移能力
② 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易受性
③ 化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① 总结目前《视听言语》课程的组织结构的问题
如果视听语言已被视为一种“语言”,在以往的教科书上,却看不到任何将之作为语言和另外一种语言的对比,几乎所有的教程,都是将视听语言分成:景别、构图、光线、声音、剪辑、蒙太奇等部分,虽然并不是需要每本教材都有创新之处,但是,视听语言为何是一门语言,其字、词、句、标点、段落、语法、如何谋篇、怎样布局却没有条分缕析地帮读者厘清,倒是在有关编剧的读本中可以看到一些相关的内容。这样,大多数教材的组织结构我认为还不合适作为一门“语言”来教,只能是让我们认识到视听语言的语言元素。
② 适合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期将学习领域的知识和行动领域的技能很好地结合。视听语言的知识和技能贯穿整个影视片制作的过程,不管是前期的脚本写作、分镜头本的确立,现场的拍摄还是后期的剪辑合成。所以,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视听思维去进行影视节目创作,以期在写作中有画面感、在拍摄中有后期的编辑意识,在剪辑上有叙述的层次感、结构感以及艺术表达感。
③ 精选合适的教材
接近本课程改革目标,投入课程教学的教材,是刚出版不久的由周振华编著的《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该教材比较清晰地将画面和声音归结为视听语言的“元素”,而将“语言”部分分解为原则、句读、匹配、转换、叙事、修辞若干方面。这的确对市面上原来可选的教材有了较大的推动,明晰了“元素”“语法”之间的区别。不过,在语法部分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与其他教材相比,“叙事”章节并无甚变动,仔细考量下,所谓的原则、句读、匹配、转换,这些不都是叙事的组成部分?而教材中所讲到的叙事,实为一些句型、或者句子间的连接方式。再说“句读”部分
1.3 课程设计过程
⑴ 通过行业企业市场调查等方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职业分析
(3)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分析推导典型工作任务
(4)确定学习领域
(5)确定子学习领域
(6)教学场景设计(学习情境1~10)
(7)形成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二、教学内容
2.1 内容选取
(1)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
① 科学性
科学性是选择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标准。科学性指教学内容观点准确、论据确实、表述规范,甚至连字、词、句和标点符号也无错误。
② 基础性
基础性指精选基础知识、基本规律为教学的主干内容。该条标准是由知识众多与教学时间有限这对矛盾决定的。
③ 发展性
发展性指教学内容蕴涵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显著成分与价值,通过教学能显著地促进学生发展。“发展学生的能力”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教育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发展学生的能力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得到体现。
根据发展性标准,那些对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有效、有用的内容,尽管其实用性不够强,也应列为学习的重要内容。
④ 可接受性
可接受性指立足于目标,把高难度和量力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内容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上。
⑤ 时代性
时代性指教学内容在体现人类知识宝库的精华时,也能反映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现代社会甚至未来社会所要求的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⑥ 多功能性
多功能性指同一内容可以达到多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成两种:显式目标(智慧技能、言语信息和动作技能)和隐式目标(认知策略和态度)。许多教学内容都蕴藏着多种目标,教师要注意挖掘,以便收到“一石二鸟”或“三鸟”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构建
① 知识序和认知序相结合
遵循知识序和认知序相结合原则组织教材,通常的做法有:
a、以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为起点来组织教学内容从简到繁、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技能到复杂技能来组织教学内容
c、以智力活动形成阶段来组织教学内容
d、以旧中有新、新中有旧来组织教学内容,使新知识有“固着点”,能较快地同化到已
② 网络化
网络化指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交错,相互沟通。遵循网络化原则。从纵的方面看,知识脉络要清楚,上下位联系应环环相扣。对重难点内容要前有铺垫,后有延伸、发展。从横的方面看,不仅要注意本门学科同层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贯通,同时也要注意邻近学科间的相互联系、贯通与渗透。
③ 最优化
最优化指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最佳组织,学生能在最短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学习受多种因素制约,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应有多种不同方式。虽然不同的组织均可达到同一教学目标,但其效能却大不一样。根据系统论“整体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