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全国卷
天一大联考
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
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
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
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建设中,如果做好了“民心相通”工程,能更好地解决政策沟通、道路联
通、贸易畅通等问题,促使沿线国家团结起来。
B.敦煌吐鲁番文献数量庞大,涉及多种文字,包括多个国家多种已失传的民族古文字,
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对接与交流,交汇共存。
C.敦煌吐鲁番文献中除了汉文、西夏文、蒙古文等佛教典籍外,也有祆教、摩尼教等地
界各种宗教文献,反映了不同宗教的包容共存。
D.敦煌吐鲁番文献所反映的文化交汇、文明融合的状况,所表现的丝路精神,为今天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实施提供了借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中外商人在狭长而神奇的丝路走廊奔走,东西方文明也在这里碰撞融合,敦煌
吐鲁番文献正是这些文明交流交汇的实物见证。
B.《金藏》本汉文佛经残叶的天头、行间带有回鹘文批注,可看到元时吐鲁番地区佛教
气氛之浓,和新疆其他地区趋伊斯兰化不同。
C.敦煌文献的主体是佛教文献,也有许多儒家、道家经典,其中一些《道德经》还出自僧
人之手,可见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情况。
D.敦煌吐鲁番文献保存了古文化面貌,它几乎以原生态形式保存了大量俗文化写本,
如最早的词集《云谣集》、讲唱文学作品“变文”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路文明遗存的敦煌吐鲁番文献说明了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理念的偏颇,揭
示了丝路沿线国家间获得深度认同与持久合作的可能性。
B.据唐玄宗“御注”《孝经》《金刚经》《道德经》注本在敦煌文献中的发现,可窥见唐统
治者的宗教态度,宗教在国家治理中开始产生影响。
C.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通过敦煌文献可以看到汉文化与少数
民族文化的交汇,以及汉文化自身的一些思潮的调适整合。
D.对敦煌文献中雅俗文化互相渗透与融合的研究,可为我们解决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
的转化问题提供借鉴,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陕甘宁胜利会师表明中国革命事业经过漫漫长夜中的艰难跋涉,已经渡过了生死存
亡的危急关头,开始由挫折走向胜利。
B.在新的时代,虽然条件变了,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不会变,我们拥有恪
守理想信念的政治定力,必能使中华民族一往无前。
C.长征提供了如何对待群众利益、处理民族关系的范本,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些方法,坚
持一切为民的思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D.在新长征路上,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堪比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应大
力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5.文中第4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
6.本文是《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作为社论,本文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百年震柳 梁衡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采用衬托的方法介绍海原大地震,把这场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
比较,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
B.文章第③段巧妙使用动词和比喻修辞,形象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把大地震横摧一
切的气势写了出来,反衬了震柳的顽强的意志。
C.文章第⑤段采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
强等特征,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D.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暗
示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
E.文章用惊心动魄的文字写地震,做到了文采、史料、哲思的结合,将可贵的“震柳精
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读来荡气回肠。
8.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9.“百年震柳”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
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B.十五年/大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沈阳泵业QC.ppt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正).ppt
- 沟通程序培训.pptx
- 沟通的天堑与通途-1990.pptx
- 沈阳棋盘山项目别墅、洋房规划建议.ppt
- 沟通艺术(宣讲).ppt
- 没有尊严的爱情走不远.pptx
- 汽车衡选型和防作弊.ppt
- 没有软件如何查看电脑配置信息.pptx
- 没有尊严的人生也是没有人性的人生.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