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产业.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的产业

第五章 日本的產業 第一節 日本的產業 第二節 亞太及全球經濟體系中的日本 第一節 日本的產業 一、產業結構的轉變 二、大中小企業俱全的製造業 三、轉型中的農漁業 日本產業介紹 日本產業介紹 日本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2%,國民所得毛額(GNI)卻占全球的13.5%,進出口貿易額占全球的5.8%(2002年)。 戰前經濟: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初,日本出現快速的工業化。二次大戰後期工業基礎遭到摧毀,1946年工業的產值僅及戰前的30%。 戰後重建:1950年代與1960年代日本的經濟平均年成長率近10%,同一時期北美與西歐的經濟平均年成長率僅約 2%。 產業結構的轉變(一) 戰後日本重建,工商業發達條件: 運用人力素質高、工資便宜 地理位置優,便於與亞洲各國往來 相當規模的國內市場與進出口政策 產業與政府之間良好的互動 有效率的產業組織模式 產業結構的轉變(二) 日本為亞洲最大的市場: 隨著全球化的步伐,生產鏈國際化 產業結構的改變→服務業為主 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口數 亞洲最高的國民所得 日本就業人口結構顯示 的產業結構變遷(1950-2000) 大中小企業俱全的製造業 日本的製造業: 主體:以中小型企業居多 市場: 1.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替日本國內創造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 2.在日本國內市場脫穎而出的企業,往往能夠在海外市場成功。 面臨製造業外移:近25年間製造業的就業人口減少到占總就業人口的18%。(不同區域的產值也因生產的區域優勢改變而有所變化。) 製造業的空間分布 目前平均每人產值較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本州的東京經名古屋、大阪、本州島沿瀨戶內海的海岸平原一帶。 其中的中京一帶,以電機、機械、汽車製造業為主。 已開發國家製造業 就業人口的變化(1970-2005) 日本製造業平均 每人產值的空間分布(2000) 日本製造業產值分布的變化 轉型中的農業(一) 農業變遷:日本就業人口結構的變遷中,農業人口明顯快速減少 1945-47年代推動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 1.佃農比率從1945年的46%減到1950年的10% 2.促使自耕農戶數增加12 % 3.農戶規模變小 1950-60年代農業組織改革: 1.強化對農事務的管理 2.推行農業組織企業化-擴大農業經營規模 3.推廣家畜養殖 4.農業經營現代化、機械化-提高農民所得 轉型中的農業(二) 農業生產結構 1960年:近半數農業總產值為稻米生產, 其次為畜牧業 1960-2000年: 1.日本飲食西化→稻米需求大幅度減少 2.目前稻米產量約總產值的四分之一 3.畜產品產值比重則成長25.8% 日本農業生產結構的變遷 日本農業的問題(一) 面臨問題: 政府對國內的稻米進行補貼。 補貼的總額:相當對外國稻米課徵500%的進口關稅,日本才能與東南亞及美國與澳洲競爭。 國際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下,引發新的轉型問題: 1.WTO後開放稻米進口 2.2004年逐步廢止原調降稻作生產面積計畫3.2008年廢除政府對稻作生產量的控制 日本農業的問題(二) 日本農民同樣面臨人口減 少與老化的問題: 1975-2000年間農民人數減半,到了2000年時,農業就業人口僅占總人口數的5.3%,60%的農民年齡在65歲以上,日本高齡農民的比例已是世界之冠。而且,七成農戶的主要收入來自農業以外。 日本的漁業變遷(一) 日本漁業變遷: 1960年:日本的漁獲量曾經居世界之冠。 1970年代:日本遠洋漁業開始大幅度衰退。 1.石油危機 2.各國設立200浬經濟海域 1990年代以後:因禁用流刺網及某些近海重 要魚類的減產,分別導致遠 洋及近海漁業的衰退。 日本漁業的演變 (1970-2002) 日本的漁業變遷(二) 日本漁業現況: 以近海漁業為大宗,漁獲量占全球漁獲量的 5.1%(2004年) 漁業公司轉型為漁產進口公司,進口量自1985年之後大幅度成長。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水產進口國,部分魚類更是全球最大消費國。(如:南方黑鮪魚) 2006年第一季甚至因鯨魚捕獲量高達全球捕獲鯨魚數量的44%,而與國際鯨魚保育組織產生衝突。 日本漁獲量的結構(2004) 日本消費產於南半球的南方黑鮪魚數量示意圖(1952-2005) 第二節 亞太及全球經濟體系中的日本 一、布局亞洲、布局全球的製造業 二、經營與管理技術輸出的服務業 三、新興的流行文化產業重鎮 日本戰後經濟發展歷程 日本戰後經濟發展歷程 1990年代以前的經濟發展: 1950年代:發展出口導向的製造業,開啟了日本的「經濟奇蹟」。 1950-60年代: 1.日本以平均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