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太炎与传统文化
章太炎与传统文化;章太炎(1869年—1936年),原名学乘,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
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小学大师,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佛学、医学等等,著述甚丰;人物图集; 人物简评 章太炎的疯是出了名的,癫是出了名的,狂也是出了名的,而他的味道又远远不止于疯、癫、狂三项。他的学问淹通博洽,造诣精深,是灵光岿然的国学大师,那些著作,绝非普通疯子所能结撰。但他更喜欢别人称他为革命家,只要前脚迈出书斋,说话行事,他就恣???放纵,常常会做出些令“高级食肉动物”极端头痛和难以收场的事情。他有包天巨胆,不怕杀头,不怕坐牢,想鸣就鸣,想吼就吼,想骂就骂,想咒就咒;人物生平:
章太炎,中国杰出志士,幼年受祖父及外祖父的民族主义熏陶,通过阅读《东华录》《扬州十日记》等书。不满于满清的异族腐朽统治,奠定了贯穿其一生的华夷观念,并在后来与《春秋》的夷狄观以及西方的现代民族主义观点相结合,形成具有其个人特色的民族主义观。
1902年,第二次渡日本,曾计划在东京举办“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
1906年,章太炎自上海出狱后,立即由同盟会迎至东京。
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发表演说,主张发扬“国粹”、“宗教”,备受推崇;革命讲学:
1902年章太炎再次逃亡日本,寓梁启超《新民丛报》馆,并与孙中山结交,努力让孙中山的革命派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和好。同时通过日本的中介,接触到西方哲学、社会学、文字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撰写《中国通史》的计划,与梁启超同为现代中国“新史学”的奠定者
1903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针锋相对的指出了: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又为邹容《革命军》作序,因为其内容主张推翻满清政府,遂发生震惊中外之“苏报案”,乃与清廷两曹对质,入狱三年
1906年赴日本参加同盟会,此期间,章太炎主张“以国粹激励种性”“以宗教发起热情”,其《民报》上的文字,乃是以佛理说革命,主张“革命之道德”。
撰有《中华民国解》,为“中华民国”国号的创始者之一。又参与此期兴起的国粹主义运动
;讲求理学:
1911年10月发生辛亥革命后,章太炎于11月15日回到中国上海,向黄兴提出“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劝告。并在槟榔屿《光华日报》连载发表政论《诛政党》
1913年4月从长春返回上海。6月与汤国黎结婚。6月,针对孔教会提议设孔教为国教,发表《驳建立孔教议》,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在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之后,章太炎觉察袁世凯包藏祸心,伺机称帝,袁世凯想做皇帝,生怕章太炎先生反对,先期诱至北京,幽于龙泉寺。
先生忧愤之余,欲与袁世凯说理。袁世凯避而不见,章太炎乃以大勋章作扇坠,至新华门大骂,袁世凯害怕,遂将章太炎囚禁,关押在龙泉寺。
被袁世凯囚禁时期,犹为吴承仕等人讲学不辍,后集为《菿汉微言》;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章恢复自由,前往上海
1922年在上海讲学,曹聚仁根据记录整理为《国学概论》。
但章太炎始终没有放弃对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等新旧军阀势力的期望,反对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章太炎采取不合作态度,自命“中华民国遗民”,曾遭国民党上海党部通缉
1930年代后,活动限于上海、苏州一带。
晚年主张读经,并据《春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义,力主对日强硬。
1935年,在蒋介石资助下,于苏州锦帆路开设章氏国学讲习会,招收最后一批学生,并出版学刊《制言》。
章太炎晚年学术由汉学转向宋学及王阳明之心学,而其经学成就亦更注重魏晋经学,上窥两汉经学之不足,撰有《汉学论》。又曾撰《救学弊论》批评现代教育体制,主张回归民间办学和书院教育; 学术思想
章氏的思想受到多方影响,因为变化的历程相当繁复,依其《菿汉微言》中的自述,是以“始则转俗成真,终则回真向俗”十二字予以归结。大抵而言可以1908年(光绪二十四年)著成《齐物论释》为界。
章太炎思想的背景主要来自四个渊源:一为受乾嘉考证学的影响,讲求客观实证;二为跟随晚清诸子学兴起的潮流,对荀子、庄子、老子三家思想加以揄扬,尊子贬孔;三为受到严复的影响,在其早年的文章中尤其多以进化论作为理论架构;四为佛学,尤其是佛学中的唯识论,是章氏后期思想的支柱,使其思想体系中充满个体主义、相对主义的色彩。除了这四大渊源外,顾炎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