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宋明理学 上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宋明理学 上课

2、(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9题)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 第四课宋明理学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时期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魏晋 隋唐 宋明 特征 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思想 复习:儒家思想的历程 创立 蔚然大宗 重创 正统思想 仁 德治 礼 有教无类 仁政 仁义,王道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场景一:佛教的发展 材料一: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明帝要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并为他们修建了白马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历代皇帝也有不少大兴佛教的。如南朝梁武帝三次出家,杨坚、武则天都曾兴佛。 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材料三: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切近人们对自身、对现世的思考和关怀的理念。如宣扬“天堂地狱”、“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观念,号召人们忍受苦难,到来时寻求幸福。 思考:佛教盛行的原因有哪些? 统治者支持; 教义符合老百姓在乱世中求得解脱和超越的愿望。 场景二:道教的发展 材料一: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魏晋南北朝时,道教成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地位很高。 材料二: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为许多在世俗权力角逐中失意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火的普通民众所信奉。 场景三:儒家思想的发展 材料一:自“罢、独”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生们专注于考据与训诂。同时,将现实一切政治的、人生的现象归结为天意。另外,儒家思想着重于人的道德实践,缺少应有的抽象哲学理论。 材料二:伴随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念”受到质疑。而儒家不但不能解释,反而赤裸裸的恐吓人们。 材料三:“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上则诛”——韩愈《原道》 思考: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儒家思想自身僵化,且不符合社会需要。 如果你是老百姓面对乱世,你如何选择? 这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儒学出现了危机。 回顾:影响一种思想兴衰的因素? 自身理论是否完善、有没有现实需要。 一、三教合一 1.背景:佛、道教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儒学自身僵化;佛道思想更符合人们的要求。) 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儒佛道三教互相影响并发展 隋 朝: 提出“三教合归儒” 唐 朝: 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不是合二为一或兼并。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 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思考:作为儒生如何化解儒学危机?“三教合一”在理论界又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呢? 二、程朱理学 1.概念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 发展。 二、程朱理学 2.二程理学 “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天者,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 “性即是理。”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还涵盖哪些领域?怎样才能达到世界的本原? 思想主张: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核心思想)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主张 ①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存天理,灭人欲”。 ③认识论:“格物致知”,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 同:“格致”与“实践”相似。强调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来求取“真理”。 异:“知”不同。前者要“明理”,及儒家伦理道德(唯心);后者,是指客观规律和真理。(唯物) 阅读课本,概括朱子理学比二程发展了哪些? 思考:什么是天理?其实质是什么? 天理: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实质:用封建道德维护专制统治 5、程朱理学的影响 (1)适应统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