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建立科学完善的学分制管理体制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一、(1)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除了必修课外,还有很大比例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学课程,没有年级和专业方向的限制。学分制下的毕业条件,完全依据是否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分。
(2)选修课程的多样性。学分制下,开设有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占学分总数的一半左右,其他均为选修学分,学生可以跨系部、跨专业、跨年级、跨校选课,有助于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修业年限的弹性制。学分制承认学生在天资与秉性、爱好与特长、学习基础与勤奋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可提前毕业、继续升学或进入社会工作,也允许学生中途休学、保留学籍或参加工作、进行创业,也可延长修业年限。
(4)学习指导的导师制。实行学分制,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进程各不相同,需要导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确定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安排学习。
二、学分制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学分制是一种新的组织教学的方法和制度,对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
1、学分制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实行学年制一个专业的学生有固定的课程、固定的学习模块、固定专业,而实行学分制打破了以上的固定模式,由定量变成了变量,由一个班一个变量,改为一个学生一个变量的管理,管理难度大大增加,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就会出现管理混乱现象,必须实现现代化教学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才能保证学分制顺利在学校实施。
2、学分制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深入进行。实行学分制和实行学年制哪种方法好呢?关键是要看学生学习效果,所以,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有一套必要的教学改革措施给予保障。
第一、要对陈旧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改造,建立新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等教学文件;
第三、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经过以上配套改革才能使学分制实施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没有这些配套改革措施将会给实行学分制带来一系列阻力,得到相反的效果。
3、学分制有利于培养多种人才。学年制一个专业只培养一种规格的人才,也就是说,全专业只培养一种规格的人才,全专业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实行学分制,在一个专业中,根据学生的爱好,可以培养十几种不同规格的人才,扩大了专业服务面,为社会提供各种有用的人才。
4、学分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行学分制与其配套的是实行了弹性学制和导师制,弹性学制就是打破了学年制学生固定学制年限,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或滞后毕业。实行导师制就是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配给导师,由导师指导这些学生学习和自学一些相关的课程,使学生提前拿满全部学分,提前毕业或争取拿到双学历,对这些学生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段练,他们的自学能力会大大提高。
三、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对实行学分制的制约
学分制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导师队伍、教学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政策配套。否则,学分制就很难真正开展。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都不约而同地实行“学年学分制”,并不是高职院校不愿意采用完全的学分制,实乃形势所迫,尚不具备推行完全学分制的主客观条件。这些都是造成我国高职院校难以实行完全学分制的主要原因。
(1)课程设置的制约。完全学分制是以大量任选课为基础的,以韩国汉城国立大学为例,本科教育的总学分为14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36学分,本专业必修课39学分,有65学分留给学生自主选择,占总学分的46%。相比之下,我国高职院校各专业总学分多在150~170学分之间,但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一般为100~130学分,学生实际上自主选择的课程很少,在选修课中,又有不少是限选课,任选课一般在20个学分以下。如某高校本科教育的总学分为165,公共基础课为67个学分,专业基础课为57学分,即必修课为124学分,限选课为67学分,而任选课为16学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7.5:2.5,这与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必修课与选修课各占半壁江山,还相距甚远。所以,实行学分制,首要的是降低必修课的学分,增加选修课的学分,尤其是任选课的学分。
(2)教学设施的制约。实行学分制,就意味着将为同等数量的学生开更多的课,必然要求有更多的教室。选修课的增多,使学生选择教师成为可能,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很多教师会要求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吸引力,这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实行学分制,不仅要求增加教学设施,而且还要改善办学条件。而高职院校教学设施捉襟见肘的现状,无疑会成为推行学分制的“瓶颈”之一。
(3)师资力量的制约。实行完全学分制,对高职院校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足够多的教师开出足够多的选修课;其次,同一门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