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精神文明建设
* 经 济 政 治 精 神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中国文化之旅 中国古老的文化,孕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为世界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国粹——京剧 国魂——茶文化 盛世之衣——汉服 汉风 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文化史论 目 录 衣之语 茶之言 京剧话 京剧常识 四大名旦 盛世华衣 天汉有衣,襟带天地 生 旦 净 丑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国粹——京剧 国粹——京剧 京剧的常识 京剧的行当 剧中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化妆、服装个方面加以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把舞台上各种不同的角色划分成不同的行当,是戏曲艺术的一特殊表现方法。 总体上京剧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每一个行当还都可以细分,如生分为老生,演中老年男性;小生,演青年男性;娃娃生,演小男孩;武生,演武戏中的男性。小生中又可分为扇子生,翎子生,武小生,穷生等。旦行中分为花旦、青衣和老旦。武戏中有武旦和刀马旦。 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在艺术上各树一帜,雄踞舞台,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并各有独自的剧目、师承及传人,遂成流派。 脸谱鉴赏 国粹——京剧 引子: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崇侯虎 崇黑虎 窦尔墩 姜维 宇文成都 孟觉海 脸谱的分类: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脸谱鉴赏 梅兰芳(1894——1961) 名澜,字畹华,四大名旦之一。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出身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为著名花旦,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父梅竹芬是京昆旦角演员,母杨长玉是著名武生杨隆寿之女,伯父梅雨田是谭鑫培的琴师。他父母早亡,由伯父梅雨田抚养成人。他8岁开始学戏,9岁向吴菱仙学青衣,10岁第一次登台。两下江南,奠定了他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基础,并开始了大量新剧目的排演和革新,是继王瑶卿之后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影响最大的旦角演员。他扮相大方,雍容华贵,嗓音圆润,唱腔委婉,功底深厚,文武昆乱兼长,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脚色,并同把三者表演艺术特点溶为一体,形成花衫行当。 荀慧生(1900——1968) 河北人,四大名旦之一,善于塑造天真、活泼、势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在旦行中有很大的影响,世称“荀派”。将河北梆子的唱腔、唱法、表演的精华溶入京剧的演唱之中,是他的艺术特色之一。荀慧生由河北梆子改演京剧,后拜王瑶卿为师,又曾受业于吴菱仙、陈德霖、路三宝,在继承王派、陈派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创新。 程砚秋(1904——1958) 四大名旦之一,北京人,满族,原名艳秋。自幼从荣蝶仙学青衣,曾受教于王瑶卿、梅兰芳,并得到文人罗瘿公的帮助。他讲究音韵,注重四声,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以独树一帜的发声技巧,创造出一种深邃幽咽、曲折委婉、若断若续、抑扬顿挫的程派唱腔,形成独特的风格,世称程派。 尚小云(1899——1976) 1899年生,河北南宫人。字绮霞。10岁入北京三乐科班,初习武生,后改青衣、刀马旦。1914年出科后,在北京童伶竞选大会上,博得“童伶大王”的美誉。1924年被广大观众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1936年创办了荣春社科班,培养出了孙荣蕙、杨荣环、徐荣奎、景荣庆、方荣翔、马长礼等优秀演员。 对于茶,一百个中国人的一百种说法。而每一种茶又都有自已的风范:绿茶有夫子的练达,红茶是妇人的安宁,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