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中政府、企业与非营利性组织互动关系研究-上海城市管理.docVIP

城市治理中政府、企业与非营利性组织互动关系研究-上海城市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治理中政府、企业与非营利性组织互动关系研究-上海城市管理

现代城市治理的多元主体及其互动关系 —社会互动理论视角 文:罗秋香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迅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经济获得了空前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及速度都不断提高,同时也对城市治理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城市治理工作的实践迫切需要城市治理理论的更新和发展。如果将城市治理的主体视为政府、企业(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NPO)三大主体的话,那么在城市治理中三大主体如何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合作模式,使治理效果达到最佳,成为城市治理理论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社会互动理论视角就城市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 一、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简称互动是指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结形成社会互动。一般认为,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个体的社会互动或者是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或者是由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利益所致。前者可以称为合作性的社会互动,其社会互动的双方的利益并不是直接矛盾冲突的。其形式主要有合作、适应、模仿、同化等;后者可以称为对立的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双方的利益直接或间接矛盾冲突,其形式主要有竞争、冲突、统治、服从等。个体不同的社会互动是社会关系的动态表现,按照不同的形式制度化,就形成了角色、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阶级与阶层、社区、国家社会,也就形成社会结构,即社会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结的方式。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工业国家面临停滞型通货膨胀预算紧缩,加上政府部门遭受到无效率、缺乏竞争、垄断公共服务的批评,政府以外的其它部门才开始在城市治理中有了自己的“角色”,才有了公与私的互动合作。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深刻的体现了公私伙伴关系由浅到深、城市治理主体由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如表1)。 表1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传统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务 代表 人物 威尔逊、古德诺.沃尔多 C. Hood,欧文. E.休斯 罗伯特.登哈特 主要 观点 政府就是“公共服务的体”。由政府直接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就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的首要特征。具体体现为:公共职能履行方式的直接化;公共职能履行主体的单一化。把公共产品提供给企业或私人管理,还涉及到公共社会的培育与成熟,包括第三部门(Third Sector)的成长,即的活跃,这些是公共社会成熟标志。社会互动或者是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或者是由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利益所致企业最主要的目的是赢利,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为社会做贡献。 (三)城市治理主体互动的“媒介” 任何主体间的互动必须有一定的媒介或介质,不可能在真空中产生。城市治理主体间的互动同样需要一定的介质作为纽带,维系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同主体间的互动需要不同的互动媒介,互动条件。媒介一词在这里可以引申为促使互动形成的纽带以及互动的形式或模式。 1、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动“媒介”及其分类 早期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媒介”以政府对企业的政策规制为主,政府对于企业主要起规制作用,企业往往在职能上服从于政府的政策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利益直接矛盾冲突委托运营等形式互动双方的利益并不是直接矛盾冲突的合作、适应、模仿、同化20 世纪80 年代之前,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是一种零和博弈的竞争关系,相互之间本质上是冲突的这一基本假设主导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探讨。按照这一说法,政府与NPO关系可归属于统治或服从一类,属于冲突性质的互动。从我国NPO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NPO受到政府比较严格的控制,政府设置许多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来取代NPO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学者指出行业协会的职能被政府的行业主管机构所代替。但是这种关系在逐渐的发生变化,随着NPO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的加强,财政来源逐渐从以政府支持为主转向多元化,非营利组织不再过分依赖于政府,而开始独自的承担一些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责任,特别是在城市社区治理,城市环境保护等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两者间的关系由统治、服从类逐渐的转化为合作、适应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正慢慢融汇到企业文化当中去重视它所在社区里的弱势群体、社区环境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氛围等方面这是全球趋势。.我国城市治理研究与思考[J] .城市规划,2000,(9) 蒲金燕,漆佳红,论我国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6) 袁政,城市治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学术研究,2007,(7) 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华夏出版社,2001,11 鲁篱,行业协会自治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95 责任编辑:徐振昌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