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六章新诗课件
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 Chapter26 Modern poetry(3);教学重点:
1、七月诗派
2、中国新诗派
3、穆旦的诗歌创作;一、七月诗派 (The July poem party)
1、 “七月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文艺理论家兼诗
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
《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阵地而形
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鲁藜、绿原、冀访、阿
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牛汉等。强烈
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重体验的现实主义,
是“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2、“七月派”的创作特色:
把诗作为战斗的武器,追求诗歌与时代的密切结
合和与人民的融为一体,追求诗歌鲜明的毫不含
糊的政治倾向性和革命功利主义的创作目的性,
以及诗歌的史诗品格,是其共同的创作态度。 发
掘和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抒发鲜明的主观战斗
激情,是“七月派”诗作的主要内容。
艺术上追随艾青,倾向于诗歌的散文化,对自由
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二 、绿原、鲁藜等人的诗作
1、绿原是“七月派”成就较大的诗人。
2、鲁藜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等。
3、其他如阿垅的《纤夫》、冀汸的《跳动的夜》、
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和化铁的《暴雷雨岸然轰
然而至》,都是充满力度和激情,足以显示“七月
派”风格的代表作。阿垅从人、诗、现实相互关联
的视野中系统地阐述了“七月派”的诗学主张。
;二、 中国新诗派
(Chinese modern poetry party“)
1、“中国新诗派”(“九叶派”):因1981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集》而得名。该派崛起于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客、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缇、袁可嘉、穆旦等。《文聚》、 《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是其主要阵地。 《中国新诗》等刊物是他们的主要阵地,故又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2、艺术主张:
“九叶派”( Jiu ye poetry party)主张“人的文学”、
“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既反对逃避
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企
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
在诗歌艺术上,他们坚决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而致力于
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
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汇。这样一种诗学追求,虽显然
是以现代主义为主导,但它同时也吸取了现实主义以至
古典主义的营养成份,故也具有“综合”的特点。
;3、“九叶派”诗的历史特征与独特价值
(1)在诗的表现内容上,“九叶派”强调反映现实
与挖掘内心的统一。
(2)在诗与现实的关系上,“九叶派”主张“要扎根
在现实里,但又不要给现实绑住”。
(3)在艺术表现上,“九叶派”自觉地追求现实主
义与现代派的结合。
;二、穆旦的诗歌创作
1、穆旦是“九叶派”最具特色的诗人,有诗集《探险队》、
《旗》和《穆旦诗集》等。他自觉地将现代主义者的追求
和强烈的民族意识融为一体,因而现代主义者所关心的人
本困境问题和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希冀,在他的诗作中交错
出现。前者如《诗八首》、《隐显》等,后者如《在寒冷
的腊月的冬里》、《赞美》等。
这二者的交织,使他的诗以痛苦的丰富和感情的严峻著称。
;厩雇巧圾猾斯吼存神录感崇启凿肤询菊陛滇惫借住透僵峨牡病闰纪遭胖推第二十六章新诗课件第二十六章新诗课件;2、其他诗人也各擅胜场。郑敏和陈敬容都把抒
情与沉思结合起来,但郑敏偏爱在静的描写中体
会生命情趣,如《金黄的稻束》;陈敬容则长于
在动态描写中推进思想,故而流水的意象和行进
的姿态常常出现在她的诗中。杭约赫的《复活的
土地》、唐祈的《时间与旗》,都是富于现代意
识的抒情长诗。
;
杜运燮的《滇缅公路》颂扬坚韧的民族精神。
辛笛的《布谷》倾诉着人民的苦难。袁可嘉
的诗论则系统地阐述了“九叶派”同人对新诗
现代化的理论主张。唐提的诗评亦颇具情采。
;三、 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
1、歌谣体新诗“歌颂”主调和对“抒情的放逐”中国
新诗从一开始即注重从民间去吸取诗的新创造的艺
术资源。早期白话诗人就开始了“新诗歌谣化”的最
初尝试,这种尝试到40年代发展到了极致,“诗的
平民化”的命题也被发展到了极端。歌颂革命、革
命政党、证权、领袖与军队、就成为新歌谣的基本
主题。
;2、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与特点:
(1)与新歌谣一样,“颂歌”(歌唱革命带来的新思想、
新生活,歌唱革命政党、政权、领袖与军队)称为新
诗的主要内容与体式。
(2)抒发个人感情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由此导致
诗人主体的消失,诗人成为大众(阶级)的代言人,
和民谣一样,表现群体的思想感情。
(3)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