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构造特征与油气远景展望-中国石油勘探
O V E R S E A E X P L O R A T I O N 海外勘探
DOI:10.3969/j.issn.1672-7703.2011.01.013
中伊朗盆地Garmsar 区块构造特征与油气远景展望
郇玉龙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省东营市 257100)
摘 :要Garmsar 区块位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中伊朗盆地的中北部,是一个在挤压应力场背景下形成的新生代沉
积凹陷。自古近纪以来,受Elburz造山带和Zagros褶皱带南北相向碰撞挤压作用的影响,盆地内部发生复杂的褶皱—冲
断变形,造成区内地层褶皱隆起和断块掀斜,形成各种类型的局部构造圈闭。渐新世—中新世库姆组具有良好的生储盖配
置条件,可形成自生自储的成藏组合,其内部受逆冲推覆活动影响而产生断弯褶皱或断展褶皱,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圈闭,
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关键词:中伊朗盆地;Garmsar 区块;库姆组;构造圈闭;勘探前景
TE 11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
中伊朗盆地位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中部,是在
中古生代褶皱、破碎基底之上形成的新生代盆地。其北
部为Elburz造山带,东部为Aran走滑断裂带,西南
与Imam—Siah始新世火山岛弧带相邻,Garmsar地
区位于该盆地的中北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山前宽缓
褶皱构造带(图1),呈东宽西窄的不规则梯形展布,东
2[1]
西宽130km,南北长120km,面积约12100km
。
Garmsar地区的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1年钻探第一口区域探井Te-1井,在库姆组E段获
少量油气。1964年在区块南部钻探SSk-1井,未钻到
库姆组,未见油气显示。随着60年代末南部Zagros盆
地油气的重大发现,该区油气勘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008年,中国石化在该地区开始风险勘探。本文从区
块的基本地质事实出发,充分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结 图1 中伊朗盆地Garm sar 区块大地构造略图
Fig . 1 Geotectonic sk et ch of Garm sar Block in C en tral
合不同时期的盆—山作用的构造响应,合理利用地震资
Iran B asin
料及其他第一手资料,阐述新生代盆地挤压演化历史,
重点论述新构造演化阶段及主要构造—地貌事件,综合 欧亚板块碰撞影响,形成与波斯湾连通的弧后边缘海
盆地[2]
分析预测Garmsar区块的油气勘探前景。 。区块内盖层褶皱断裂受喜马拉雅构造活动控
制,经历了复杂的构造隆起、拉张热沉降和挤压造山等
1地质特征
地质演化过程,形成了上、中、下3个不同的地层结构。
下部为褶皱造山条件下形成的强烈变质的前古近纪地
Garmsar地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阿尔卑斯等多
次构造运动,始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受阿拉伯板块和 层,构成盆地的基底;中部为角度不整合于基底之上的
作者简介: 郇玉龙,工程师,硕士,1997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地质勘查专业,现主要从事油气勘探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0 -05-20 ;修改日期:2010 -05-28
75 No.1 2011
海外勘探 O V E R S E A E X P L O R A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方空间发展史中国现代建筑.PPT
- 东晶电子: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PDF
- 不同封装方式对肖特基二极管高频性能的影响-强激光与粒子束.PDF
- 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矿床类型-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试验室.PDF
-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月桂峰组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地球科学.PDF
- 东莞东莞港沙田港区立沙岛作业区鸿源码头改建工程-沙田镇.DOC
- 东昆仑造山带乌妥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分析-山东国土资源杂志社.PDF
- 东菲律宾海深水铁锰结壳发育站位沉积物的粒度及黏土矿物-海洋学报.PDF
- 东昆仑五龙沟花岗岩特征及其构造背景-世界地质.PDF
- 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兽类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