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与翻译流派简介之二:鸠摩罗什.pptVIP

翻译家与翻译流派简介之二:鸠摩罗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译家与翻译流派简介之二:鸠摩罗什

译经鼻祖——鸠摩罗什 人物生平 鸠摩罗什 (334年—413年,一说350年—409年)西域龟兹人(今新疆库车一带),东晋十六国时期僧人,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译师。 其父鸠摩罗炎是从天竺(印度北部)逃亡到西域的贵族后裔,其母是龟兹王的妹妹。 7岁时出家,开始学习原始经典《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日诵经千偈,时人誉为“神童”; 9岁时前往天竺学法,学习小乘经典,三年大成; 13岁,至疏勒登高座讲法。其父病殁后,拜须利耶 苏摩为师转学大乘佛教、主要研究了中观派的诸多论著; 20岁,受具足戒; 前秦建元十五年(379年),僧人僧纯、昙充等自龟兹归来,称鸠摩罗什才智过人,深明大乘佛学。长安高僧道安力劝苻坚延请罗什入中土。苻坚求之不得,于建元十八年(382年),派大将吕光领兵七万出西域,伐龟兹; 建元二十年(384年),吕光俘获罗什,因吕光胁迫,被迫娶龟兹王女阿竭耶末帝,并赐醇酒,淫、酒双戒俱舍; 前秦灭亡,吕光称称凉王,此后18年间,被吕光、吕纂软禁在凉州;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攻灭后凉,吕隆出降,十年十二月二十日罗什抵长安,以国师之礼待之,信徒数千人,公卿以下皆奉佛,此后在俗10年间,潜心钻研佛学,将梵文经卷译成汉文,他在译经之暇,还常在 逍遥园澄玄堂及草堂寺讲说众经。 译经事业 鸠摩罗什的译经几乎触及佛教庞博经文的各个方面:大乘经典的新译或较准确的重译,关于戒律的经文、小乘教派经本、经院学说与玄学的巨著,鸠摩罗什将3-4世纪出自大乘而以某种辩证法为基础的中观学派介绍到中国。 鸠摩罗什对东亚佛教经典的贡献巨大。罗什于西明阁和逍遥园开始译经,据《出三藏记集》载,罗什一生翻译三藏经论74部,凡384卷,有《金刚经》、《阿弥陀经》1卷、《坐禅三昧经》3卷、《法华经》7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7卷、《维摩经》3卷、《大智度论》100卷、《中论》4卷等。此外还有,与庐山慧远的书信问答集《大乘大义章》3卷,弟子僧肇编撰的《注维摩诘经》10卷遗世。入室弟子有僧肇,道生,道融,慧观等三千余人,后世有什门四圣、八俊、十哲之称。 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卷准确无误,对后世佛教界影响极为深远。并留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句。赞宁称赞鸠摩罗什翻译《法华经》“有天然西域之语趣”,《金刚经》虽有众多译本,在佛教界一向传诵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鸠摩罗什的译文已臻于精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四字句为主的行文体制,称“译经体”。胡适在《佛教的翻译》一文指出:“在当日过渡时期,罗什的译法可算是最适宜的法子。” 陈寅恪推崇鸠摩罗什,认为他的译经艺术实优于玄奘,有三个特色:“一为删去原文繁重,二为不拘原文体制,三为变易原文”。但罗什却认为“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另外,唐朝玄奘等人的译经被称为新译,此前的鸠摩罗什等翻译的经卷被称为旧译。 在当时的翻译界,鸠摩罗什可谓翻译革新的提倡者。他引入革新的翻译方法如通过音译法,重新定名,去掉旧译中的玄学术语,避免混淆佛学基本的概念和基本思想。他在处理专有名词如人名、神名和一些不可翻译的佛经名词上都有独到的见解,对于那些难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梵文词汇,他提出音译,而且力求统一译名,避免一词多译,不但易读,而且保持原文特色,增加文字的美感,达到完美的翻译意境。 在翻译技巧上,他改直译为意译,他翻译的经论,颇受历代翻译家的推崇,都认为既信且达,文美意足,即后人所说的“信、达、雅”。 鸠摩罗什通过他的不断探索和艰苦钻研,创造了一种融洽华梵的新体裁,即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园地,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自己多特的贡献。 敬谢观赏! * 未与群芳同温暖 却在枝头独欢笑 * 未与群芳同温暖 却在枝头独欢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