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侵华战争中毒品政策
日本侵华战争中毒品政策日本自19世纪末开始向中国输入毒品,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贩卖毒品的行径也愈加猖狂。1932年“满洲国”成立之后,朝鲜的毒品贩大量涌入“满洲国”,“满洲国”逐渐成为毒品活动中心。1936年日本政府设立兴亚院,实施麻药政策一体化。日本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毒品贩卖的最大来源国。日本用毒品麻痹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削减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企图达到彻底征服中国的目的。目前国内已经揭露了很多关于日本军队的侵略行径,但就侵华战争之前以及期间日本对华毒品输入方面的研究来说,由于日本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百般掩盖,造成了至今了解不多的情况。
鸦片之祸是近代中国久治不愈的毒瘤,更是日本欺凌、奴役中国并获得巨额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
日本政府侵华战争期间及之前对华毒品政策的形成
(一)1894年日清战争中,日本在中国鸦片方面获得最大利益。1895年日本得以进入中国鸦片市场。为确保朝鲜产鸦片输华的永久毒品线路,日本于1906年管理南满铁路。1915年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日本人可在南满洲自由往来、建造工厂等,方便秘密输入毒品。1917年在朝鲜开设吗啡工厂,朝鲜生产的吗啡经由满洲大量流入中国。1919年日本的海洛因趁乱大量流入中国。
(二)1931年满洲事变,日本占领东北并扶植起满洲国傀儡政权。时任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第三课长原田熊吉等人经过一系列策划之后,确定了“满洲国”鸦片政策的根本方针,并决定从日本招请时任神户税务署长的南波经一到伪都新京(长春)走马上任。利用档案资料证明,日本政府为贩卖毒品,利用日本及朝鲜的黑社会组织建立毒品巢穴,并经由中国的恶势力接手交易。查阅资料中虽然并未直接使用“暴力团”这样的字眼,但从其光天化日之下交易毒品的事实看来,正是黑社会、邪恶组织之意。星野直树用满洲国的鸦片贩卖盈利作为抵押,获得了日本多家银行的大额贷款。包括满洲国在内,整个中国地区的毒品受益可每年为日本军队提供3亿日元。朝鲜的毒品贩大量投身于“满洲国”,“满洲国”成为毒品的活动中心。毒品垄断贩卖每天可产生2000到3000万日元的利益,这些资金供满洲国产业发展所用。
(三)1936年日本政府设立兴亚院,实施麻药政策一体化,由内阁总理大臣所掌管。
(四)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开始扶植 “蒙古”、“晋北”、“察南”三个伪政权,同时在对华毒品政策方面又提出大东亚鸦片构想。
(五)1938年日本扶持设立南京傀儡政府,满洲的麻药商人大量进入南京傀儡政府的管辖领土内进行贸易,使鸦片、海洛因等麻药在长江流域大量流通。
(六)1939年日本政府提供资金设里见机构,机构以里见浦为中心人物,致力于在华贩毒。里见机构获得了内蒙古、伊朗的鸦片管理权。
毒品政策的实施过程
(一)毒品生产方面:侵华战争期间,输华鸦片来源除了来自强迫在中国沦陷区内种植与生产的鸦片之外,其余则来源于日本国内生产、朝鲜生产及伊朗印度与土耳其。1934-1935年满洲的鸦片栽培面积达到480平方公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占领朝鲜后开始种植罂粟,一度朝鲜年产鸦片26000-39000公斤,几乎全部运往中国。从1910年到抗战结束,朝鲜产鸦片走私中国之数约达1,000,000公斤。
(二)毒品运输方面:南满铁路原来是中国东北的一条铁路。1905年日俄《朴次茅斯和约》规定以长春宽城子站为界,以南的铁路交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为确保朝鲜产鸦片输华的永久毒品线路并管理南满铁路,日本于1906年11月26日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部设在东京。该公司后又获得了安奉铁路(安东至奉天)、抚顺铁路(奉天至抚顺)、牛庄铁路(大石桥至营口)的路权,使其铁路从奉天再向东延,直达中、朝边境的安东,并与朝鲜半岛的铁路系统连接起来。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也进一步确保了日本的毒品线路。1915年日本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从而日本人可在南满洲自由往来、建造工厂以方便秘密输入毒品。1918年日本占领外满洲及内满洲,获得了更广范围的毒品线路。
(三)毒品销售方面:
根据资料显示,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对华的毒品销售,其计划可以分为3个时期。
第一期
1932(昭和7)年—1938(昭和13)年:这个时期,首先建立了鸦片专卖机构,鼓励拥有营业执照的工厂生产鸦片。由指定的批发商、零售商销售鸦片。
第二期
到1936年,放弃上述提到的批发商。1938年,引入鸦片登陆制度,完善销售设施等。
第三期
在继续整备第一期及第二期的设施政策的同时,放弃了零售商,鸦片的供给全过程均交由官方计划运营。
毒品政策的结果
(一)毒品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