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重要性.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重要性

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重要性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229-01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一、朗读要目标明确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朗读作为课文解读的方法,需要考虑“读什么”与“怎么读”的问题。“读什么”的问题牵涉到从何处走进文本,该在什么地方读,哪些教学内容,比较适宜而且必须通过朗读教学才能更好地理解体会其内容情感,体味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感受到语言声音形态的表现力。一句话,“读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准确定位最适宜进行朗读教学、朗读指导的内容。“怎么读”的问题涉及到朗读教学的设计,朗读指导的策略方法问题,只想朗读教学的过程性、操作性、方法等层面。这要依据教学目标、特定的文章、不同的内容以及教学对象而采用与之相宜的方法。 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打交道”,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记忆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记词。反复地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如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指导,就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文字的理解,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朗读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我在进行朗读训练时,首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读,一边用笔断句,读完后立即让学生跟着自己再读一次,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学会朗读。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鲜明的色彩中有深刻体会,再跟着老师读,学会断句,从而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加强朗读训练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火烧云》、《观潮》、等,都是四年级上册课文,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古诗朗读 关于古诗的教学形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大纲后面还附有古诗词背诵的篇目。可见朗读在儿童诗教学中的重要性,它应成为儿童诗教学首选的形式。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四、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跨越海峡的生命线》,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