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及英语语言思维差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及英语语言思维差异

汉语及英语语言思维差异摘 要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同时它也是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有的,没有民族性,但思维方式具有民族性,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汉英语言的表达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汉语;英语;整体思维;个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109-02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Thinking Differences//Li Nan Abstract Language is a symbol system, is a product of the human mind, it is a thinking tool, to recognize the outcome of the store. Thinking ability is common to all mankind, nationality, has a national character, but the way of thinking in the Western way of thinking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 Chinese; English; overall thinking; personality thinking Author’s address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Qiqihar, Heilongjiang, China 161000 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塑造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又不可避免地在其语言中有所体现。按语言谱系分类,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由于它们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用独特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语言体系。 1 中西方文化基础的差异导致思维的差异 语言和思维方式都属于文化范畴,但又受到民族文化和哲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就文化本质而言,我国学者吴森教授在论及中西文化精神基本差异时指出,西方文化有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宗教。中国的文化有两个基石,一是道德,二是艺术。但中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异是:中国文化是艺术,西方文化是科学。科学的精神是按着抽象的符号,利用分析和实证的方法,从而对事物做理性的解释,目的在于寻求真理。艺术的精神是借着具体的意象,传神达意,画龙点睛地来表达感情或价值判断,目的是价值的欣赏和创造。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个体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人要顺从自然规律。这种万物皆一的整体观念使中国人习惯于整体具象思维,在语言上讲求整体、重直觉。西方人崇尚天人两分,认为人与自然关系是对立的,而且人处在支配改造的自然地位,故西方人看问题以个体为基点,习惯于解析抽象思维,在语言上求精确。 2 中西方传统哲学的差异影响思维模式 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观念表现在思维范式上,中国人是重综合、重归纳、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发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思维上的整体观,对语言中的表现法影响极深。我国古代哲学家倡导一体思想,认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莫不存在于一体之中。《庄子·天下》提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这种整体思维观历千百年形成一种思维形态,同构对应于语言形态之中,对语言活动起一种支配、定势作用。西方哲学具有崇尚个体思维的习惯。从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提出整体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时起,即不断有哲学巨人提倡个体思维的价值。古希腊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提出:“每个人都应有自在的个性。”对英语的理性素质影响最深的是英国哲学家洛克,他重论证的主张与欧洲大陆笛卡尔唯理论的汇合,从思维上对莎士比亚后英语的理性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哲学中整体思维对汉英语的影响至少可举出3个方面。 1)用词语为事物命名的整体观照。汉语命名重统一观,具体表现为对事物的类属概念必须给予描写。如星球,汉语的命名首先是统称“星”,然后分别称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而英语命名时并不给予统称,则分别称为Venus、Jupiter、Mercury、Mars、Saturn、Uranus、 Neptune、Pluto。统称的目的就是为了顾及整体的统一感。 2)整体性重复的句子安排。汉语中经常出现周遍性重复,或叫做回环性复叠,这是中国式的整体思维风格的表现,如我国古诗中早就有: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