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陶瓷艺术审美及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陶瓷艺术审美及中国传统文化摘 要:china本义是瓷器,但却又是外国对中国的称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瓷器对中外文化的影响是有多大的。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每一项传统文化都是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的,而陶瓷艺术更是代表了我国的文化特色。每一个人的审美观念,都是根据个人性格、信仰、修养不同产生变化的,而对于陶瓷艺术审美观念产生影响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
关键词:审美;中国;陶瓷;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19-02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无价的瑰宝,随着历史的变迁,虽然有很多文化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是还有很多传统文化被继承了下来,比如京剧、道家、茶艺、书法、武术等等。作为我国的标志——陶瓷,以它特有的“姿态”,像全世界的人们宣传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传统的审美观念,这也使得陶瓷艺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一、佛教与陶瓷审美
中国瓷器的发展和佛教传入中国是同步发展的,那么在那个时期,很多的人都信仰佛教,从而也使得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理解和审美有所改变,那么陶瓷也不例外。在中国古代的陶瓷上,经常会出现佛教中的法器、人物,这也是因为人们对佛教的信仰,从而改变了对陶瓷的审美观念,所以说佛教对陶瓷艺术审美是有着深远影响的。
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而佛教同时也给了人们一个维持社会秩序的准则。在当初那个社会失控、政治混乱的年代,佛教的传入使得人们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在佛教普及中国以后,也渐渐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义,这也让人们的空虚心灵得以填补。在佛教繁荣发展的汉唐时期,当时的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信仰之情,在陶瓷的塑造上也都是与佛教有关的。
多穆壶:这个是元代时期的器物,其形状好似直筒,壶上部分要小于下部分,而上部的一侧有曲柄,另一侧出一流,壶的顶部有半边高起,壶盖形状犹似僧帽,壶身被三周凸弦所环绕,上下用归并条相连接,其相交的地方有圆钉图案。此壶仿照的是银制或是木质的索拉,索拉分为两种:一是有流的,主要是装酥油茶的;第二种就是无流的,多是用来盛放人参果和粮食的。据说“多穆“是满语中”奶茶“的意思,那么多穆壶也成为奶茶壶,而元朝藏传佛教和清朝喇嘛教时期,很多的教徒都在生活中使用此壶,所以多穆壶的设计上也较贴于宗教审美的。
高足杯:此杯的上部是侈口碗,下面则是圆柱形状的高足,足内无釉中空,足下稍微外撇,上碗下足之间用的是胎泥相互连接。在藏语里的“噶予域仁”就是“高足杯”的称呼,其主要是盛放人参果和酒的,是喇嘛教中的供器,有着非常的地位,如果平常不使用,则是存放在特制的杯套里。这样看来,高足杯好似是为佛教“量身定做”的一样,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佛教影响的不止人的思想,还有对陶瓷的审美和制作。
著名的青花瓷就是用莲花来作为主要装饰的,而莲花又是佛教的一个典型特征,从字画、塑像中我们能看出,佛祖、菩萨都是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所以莲花是教徒眼中是神圣、纯洁的代表,因此渐渐的也就把莲花的形象运用在了陶瓷的装饰上。不管是陶瓷的造型或是装饰,都深受着佛教的影响,随之和佛教有关的图案都成了陶瓷装饰的普遍题材,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因此一点点改变。
二、书法与陶瓷审美
我国的制陶技术和汉字的起源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书法作为文字的造型艺术,有着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从种类来说有楷书、篆书、草书、甲骨文等,而在我们观察陶瓷作品的时候,经常能看见书法出现在陶瓷上,而这也就让本就古典优美的陶瓷更具有了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的艺术往往都是字画结合,比如在国画上、折扇上、屏风上都有字画的表现,当然陶瓷艺品也不例外,这样看来,中国的艺术家往往都喜欢井上添花,在美好的事物上再加上书法来衬托。书法在我国历史上演着重要角色,通常历代的大书法家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就算是在千年前的封建年代,书法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书法不只是字词的体现,更是表现出了一个人的素养、内涵、文化如何,所以很多人都以写一手好书法为傲,那么久而久之,单一的书写书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那这时陶瓷工艺也就成了表现书法的另一个载体。
陶瓷与书法相结合就形成了形式美:用毛笔直接将书法作品写在白坯上,效果犹如白纸黑字,而因为纸类的质感、吸墨性和坯体不同,那么所书写出的效果也就不同,纸与坯相比,坯能更好的表现出画笔的棱角,特别适合米芾、王羲之这样的书法风格。还有青花料书法,运用在坯体上,也能像在纸上那样让墨色充满变化,或浓或淡、或润或枯,而在色彩方面,陶瓷所具有的独特釉色也能给青花书法带来一种清幽淡雅之美。像是清朝的皇帝乾隆就很喜欢把自己的诗词作品书写在青花瓷上,从而也就成了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纹饰上的主要特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