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国际新闻接上“地气”
让国际新闻接上“地气”怎样把那些虽说很重大、但又看似很遥远的热点事件,讲得深刻到位而又引人入胜,这是地方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最大挑战。《钱江晚报》的破题方式是:对国际新闻进行“本土性切入”,挖掘国际新闻与目标读者之间的关联点,使其尽可能地接上浙江的“地气”。
国际新闻@天下浙人
浙江人是最早闯荡世界的中国人群体之一,而近年来日益壮大的浙江企业更是雄心勃勃在世界各地施展拳脚。
所以,《钱江晚报》国际新闻编辑在面对每一件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有没有浙江人?”已成了下意识的第一反应。
日本“3·11”大地震,107名温州籍研修生在宫城失去联系,令人揪心。《钱江晚报》派出记者前往日本采访的同时,密切联系日本使馆、省外办等相关部门,同时与温州当地研修生家属取得联系,终于,107名研修生全部安好的消息传来。跟随着多方寻找、确认安全、研修生回忆可怕地震、首批90名温州籍研修生回家这整个过程,我们一一细致报道。《杭州女孩徒步4小时赶航班》《日本大地震,杭州两位妈妈无眠……》等关注普通人个体的稿件,使《钱江晚报》日本强震的系列报道,更多了一份近在咫尺的扣人心弦。
智利地震,《钱江晚报》通过QQ搜寻到了网名为Free man的浙江小伙,他为我们直播了他在地震中的亲身经历;法航班机在巴西失事,我们通过12小时大海捞针,确认了浙江籍遇难侨胞陈庆伟的身份;新西兰地震,我们苦苦寻找一位名叫李得的杭州留学生,最终他的遇难消息传来,令人扼腕……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侵袭他国时,我们都试图找到历经磨难的浙江朋友,确认中国同胞的境遇。他们讲述着一个个生死故事,常常令人潸然泪下。对于事故中的不幸遇难者,我们更是与他们的亲人感同身受,以悲情怀念表达哀思与祭奠。
而令我们的同胞受到生命威胁的还不仅仅是天灾。所罗门骚乱、东帝汶骚乱、黎以冲突、汤加骚乱、乍得战乱、吉尔吉斯骚乱、埃及政变、利比亚战乱、马里政变……当地政局的不稳定,让中国人无法再在异乡继续安居乐业。《钱江晚报》则通过追踪浙江人身影的方式,独家报道了一次次惊心动魄、最终化险为夷的艰难历程。
联系使馆、求助相关部门、寻找当事人、挖掘知情者、上网寻找线索、借用兄弟媒体甚至境外媒体的力量……竭尽全力,有时已不是为了成就独家的精彩报道,而是为了放下一颗悬着的心:希望我们所有牵挂的人们,都能安然无恙。
国际新闻@浙商命运
五湖四海,遍布着浙商的足迹。他们怀揣着梦想,历经艰辛也在所不惜。于是,《钱江晚报》带着敬意与祝福,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命运。
事实上,对浙商最放心不下的依然是:他们的经商环境是否安全。因此,在智利地震、缅甸地震等灾难报道中,记者们总是记得要做一篇“浙商安好”的报道报平安。
在全球变幻莫测的风云中,《钱江晚报》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真实记录浙商命运:在不同天空下打拼的他们,如何才能适应国际形势、融入当地社会,最大化地保全自己,进而求得更大发展?
2011年12月25日,位于俄罗斯中部城市叶卡捷琳堡市中心的“中国大市场”发生大火,该市场的商户大多是华人,损失过亿美元。记者采访了俄罗斯浙江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虞安林,他说在这里经商的浙江商人约500人,损失可能达到上千万美元。《钱江晚报》整版报道了这一令人痛心的事件,更在文章末尾提及,这家市场有不少中国商人是因莫斯科的切尔基佐沃市场被关闭后才来到这里。两年前,这家被称作“一只蚂蚁”的切尔基佐沃市场曾是数万华商在俄安身立命的依靠,但被俄政府集中销毁价值高达20亿美元的中国“走私”商品后无情关闭,浙江商人的损失超过15亿美元。我国商务部亲往俄罗斯交涉,事件才得到基本解决。《钱江晚报》当时连续两个月追踪此事,推出《“一只蚂蚁”之恸 莫斯科华商命运解析》等系列报道,引起浙江读者普遍关注。有心的读者将这两组报道联系起来,不禁感慨华商在俄艰辛打拼,却如此多舛,唏嘘不已。
在我们的报道中,同样多次令读者揪心的浙商还有一直坚守在利比亚的黎波里的衢州人戴宋仙。2011年3月,多国部队已经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中国使馆大规模撤侨,可是在硝烟弥漫中,戴宋仙执意成为依然滞留利比亚的29位华人之一,因为她放不下5年来投入全部心血的餐馆。5个月后,利比亚进入决战关头,利比亚只剩下19名华人,《钱江晚报》再度连线戴宋仙,她仍未离开,她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利比亚赶紧结束战乱,她的餐馆也能平平安安地经营下去。终于,她迎来了和平,而这位坚强勇敢的浙江女商人和她的中餐馆“满意得”因为这份坚守而闻名。如今,她正信心十足地准备开第二家餐馆。
多年下来,在我们的采访本上,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国家与地区的浙商图谱。对于来自家乡媒体的采访,注重亲情的浙商总是十分乐意接受,他们甚至从此便成了记者在当地的新闻“线人”。真实记录他们的泪水与汗水,记录他们与国际局势共振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