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享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享受

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享受我们深知:学习语文是为了享受语文——创设情境享受语文的人文性,入情析文享受语文的审美性,亲历体验享受语文的实用性。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怎样在教学中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呢?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让学生在欣赏自然风光中得到美的享受。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旖丽。如:迷人的张家界、秀丽的桂林山水、广袤无垠的草原、神奇壮丽的青海湖、自然朴实的镜泊湖、千娇百媚的西湖、逶迤蜿蜒的万里长城、气势雄伟的黄河……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无不令人怦然心动、心驰神往。小学语文课本中对她们美丽的容颜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然而单靠语言的描述,即便再发挥丰富大胆的想象,这种美还是显得有些空洞、抽象,在学生的头脑中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借助多媒体,将这些美丽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他们以直观的感觉,就能引起共鸣。如:人教版第九册《草原》一文,作者老舍描述了他初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人民热情接待的情景,景美情也美。我从互联网上了解了蒙古族的人情风俗,下载了草原的风光及摔跤、套马、蒙古包等图片,再配上优美的旋律制作了FLASH课件,当学生看到蓝蓝的天空下那翠色欲流而又辽阔的草原时不由眼前一亮,为之动容,再让他们和着优美的音乐,听着朗读,学生陶醉其中。然后,我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有位学生动情地说:“些时此刻我多想高声唱一曲腾格尔的《天堂》啊!” 二、用“美”的语言让学生得到享受。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报告《激情与思想》中,那一句句“因为我有激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是的,我们应该有“激情”!没有激情的课死水一潭,没有感染力的课平淡无奇!语文课上更需要有“朝气”,更需要有“激情”!那“激情”就是“美”,是“美”的肢体语言,是“美”的教学语言!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朗读她是这样指导的,她用她那富有激情的语调,演绎了假如读给邻居小孩儿听,假如读给爸爸听,假如读给不识字的奶奶听……她那一声声不同方法所演绎的充满激情的不同朗读,迎得了台下阵阵掌声。她用她那最美妙的声音征服了学生,征服了在座的每一位听课者!是什么让她被别人如此信服,可以肯定地说,那是因为她有“激情”!窦老师戏说,她的家人每次跟她讲话都要昂首挺胸、充满激情。这充满激情的窦老师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楷模吗?我们也应该像她一样,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要充满“激情”,要让“激情”在课堂上燃烧! 受窦老师的感染,我也开始充满激情,用激情的导语让学生不知不觉走进语文课堂;用激情的师生互动让学生遨游于语文课堂;用激情的肢体语言让学生的朗读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让学生的思考翻过一座山,又越过一道岭。“激情”让学生对我的语文课堂总是那么回味,那么依恋。因为“激情”就是“美”呀!这“美”就如那一缕阳光,沐浴着学生,温暖着学生的心田,从而让学生也变得那么“阳光”! 三、让学生从“创”中得到塑造美的享受。 “创”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从而塑造出新的形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创”,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进而认识社会、感悟人生。 1、动手操作创造美。 小学语文文本浅显易懂,语言极为简练。如果仅仅通过语言来学习语文,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经常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形象的再现文本,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创造美。如教学完《荷花》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来描绘一幅千姿百态的《荷花图》,学生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感受到荷花的意境美,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填补空白创造美。 小学语文文本中存在着广大的未确定、未实现的领域,留有空白是艺术的特性和韵味所在。教师在备课时,应善于发现文本预设的空白点。教学中抓好空白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完成对作品空白的填补,使他们与文本中的主人公接近,与文本接近,与作者接近,以此达到主、客体的协调。如《白杨》一课结尾写出“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我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的情景发挥了想象:爸爸在沉思,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边疆的生活,能否也扎根边疆,成为建设边疆的建设者。爸爸微笑是因为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像小白杨一样,在父辈(大白杨)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欣慰。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学生在想象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了学生无私奉献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