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性仿真分析 simulation analysis on th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based wind generation system.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性仿真分析 simulation analysis on th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based wind generation system
第25卷第6期 电力科学与工程 V01.25,No.6
2009年6月 ElectricPowerScienceand J岫..2009 5
Engineering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性仿真分析
孙蕾1,吴 涛2,樊小伟3,米增强1
(1.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3;2.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45:3.承德供电公司调度中心,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在分析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整体模型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基
于定子磁链定向和定子电压定向的矢量变换控制技术,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变速恒频、最大风能捕获和
有功无功解耦运行的需求,建立基于PSCAD/EMTDC软件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
h“-bxT模型在实现追踪最大风能的变化和有功、无功解耦控制功能上的有效性。
关键词:变速恒频;双馈异步发电机;双PWM变频器;矢量变换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M930.11文献标识码;A
中基于定子磁链和定子电压定向的矢量变换控制技
0 引言 术,实现网侧变频器与转子侧变频器相对独立的控
由于风能是一种具有随机性、爆发性、不稳定 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性特征的能源,所以并网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电能是
波动的、间歇的。在缺少风电场储能系统情况下, l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模型构建
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将导致电网电压的波动和闪
变。因此,在基于双馈机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 1.1风力机与桨距角控制系统
成熟后,风电工程开始更多采用基于变频器变速技 风力机是风力发电系统中能量转换的首要部
术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双馈发电机(DFIG)件,它用来截获流动空气所具有的动能,并将风力
的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已成为现代大容 机叶片迎风扫掠面积内的一部分动能转换为机械
量风电机组的主流形式。与恒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能。它不仅决定了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有效输出功
相比,基于DFIG的变速恒频发电技术具有许多优率,而且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点,包括采用变速恒频发电方式,可按照捕获最大 是风力发电系统中关键部件之一。
风能的要求在风速变化的情况下实时地调节风力机 风力机的输出功率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风
转速,使之始终运行在最佳转速上,从而提高了机 速圪,桨距角∥和叶尖速比A。根据贝兹定理,风
组发电效率,优化了风力机的运行条件;变速恒频 力机输出的机械功率R为:
发电可以在双馈发电机的转子侧施加交流励磁,控 .∞月
/L5——
制励磁电流或电压的幅值、频率、相位,实现输出 Vw
电能的恒频恒压,同时采用矢量变换控制技术,实 . 1
^尸—_T——丽
现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解耦控制;采用
2+0.08pf1%1 (1)
变速恒频发电技术,可使发电机组与电网系统之间
实现良好的柔性连接“】。本文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 G-o.22(半.0.够_5.o)e半
机组整体模型,在应用了背靠背式双PWM变频器 Po=O.5G够,A咖尢,记
的基础上,引入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极hvdc线路离子流电场计算及影响因素 calcula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analysis of ionized electric field generated by bipolar hvdc transmission line.pdf
- 双极场引晶体管ⅱ.飘移扩散理论(双mos栅纯基) the b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ⅱ.drift-diffusion current theory (two-mos-gates on pure-base).pdf
- 双极场引晶体管ⅲ.短沟道电化电流理论(双mos栅纯基) the b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ⅲ. short channel electrochemical current theory (two-mos-gates on pure-base).pdf
- 双极场引晶体管ⅳ.短沟道飘移扩散理论(双mos栅纯基) the b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iv.short channel drift-diffusion current theory(two-mos-gates on pure-base).pdf
- 双极垂直排列f型塔设计 design of f-shaped tower with two vertical poles.pdf
- 双极场引晶体管ⅴ.双极电化电流理论(双mos栅纯基) the b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ⅴ. bipolar electrochemical current theory(two-mos-gates on thin-base).pdf
- 双极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差动保护原理及方案 traveling wave theory and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scheme for bipolar-operating hvdc transmission lines.pdf
- 双极工艺用于立体声解调的线性锁相环的设计 analysis of a linear phase-locked loop for stereo demodulation in bipolar process.pdf
- 双极型高精度大负载电流集成电压基准源设计 design of integrated voltage reference with high-precision and large load current based on bipolar ic process.pdf
- 双极晶体管关键参数的研究 bipolar transistors on key parameters.pdf
-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电网故障穿越能力研究 research on capability of grid fault riding through in doubly-fed asynchronous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pdf
-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联网运行建模及其无功静态调节能力研究 modeling of grid-connected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for reactive power static regulation capacity study.pdf
- 双流化床提升管颗粒循环流率实验研究 experemental study on riser solids circulation rate in a dual fluidized bed.pdf
- 双螺旋白炽灯丝设计工艺探讨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double-coil incandescent lamp filament.pdf
- 双螺旋灯丝设计方法--推算设计法.pdf
-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无差拍直接功率控制及延时补偿 dead-beat direct power control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with delay compensation.pdf
-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在封装基板上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bismaleimide resin in integrated circuits package substrate.pdf
- 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苯基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共聚树脂的研究与应用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ismaleimideallylphenyl compoundepoxide copolymers.pdf
- 双马来酰亚胺型共聚高性能基体树脂的研究 study on high performance bismaleimide type copolymer matrix resins.pdf
- 双马来酰亚胺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developments of toughening modification of bismaleimide resi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