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论(下)》学苑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第五章 自我治疗法1 第一节 自我治疗的基本过程 1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常见起因 3 第六章 学术论坛 10 第一节 积极心理治疗理论10 第二节 怎样识别隐匿性心理异常36 第三节 学校开展心理咨询的必要39 第四节 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教育上的对策42 第五节 青年期精神障碍和问题行为的防治准则48 第五节 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67 第六节 中国的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化之路74 第七节 心理障碍调适与思想政治教育91 第八节 论妒忌错误及其超越 105 第九节 心理障碍的形成及疏导方法 116 第七章 心理治疗案例122 案例 1 多动症(MBD )122 案例2 失眠症124 案例3 神经衰弱症 125 案例4 焦虑症127 案例5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129 案例6 妄想症130 案例7 早期精神分裂症132 案例 8 焦虑型精神官能症133 案例9 神经性厌食症135 案例 10 巨食症136 案例 11 治疗看人脸红症案例138 5 心理治疗论(下) 三、自我惩罚 有的人有时有些不对头的想法,做过后悔的事,但 事后又为之感到内疚。甚至最杰出的人,有时也有强烈 的负罪和自我谴责感。 当做出违背内心潜意识规范的事,自己往往把这些 事情看作社会不允许、违犯事俗道德,甚至是“见不得 人的”,这样自己就会感到内疚、自责,甚至出现躯体症 状来惩罚自己。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卡尔·门宁格博士在 他的著作《反自己的人》中谈到:极度的内疚、自责、 自惩会引起真的自杀或致命的心身疾病。这说明,自我 惩罚会导致心理疾病,其症状代表着自我惩罚的心理。 因此,要解除自我惩罚的病症,必须首先探究自己 的罪恶感从何而来,改变对它的认识态度。这样,潜意 识不再发出惩罚自己的信号,自罪感就会消失,自我惩 罚的症状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 四、暗示作用 消极暗示作用是情绪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消极 暗示是由不良言语或想法所引出的与自己愿望相反的不 良结果。消极暗示不但会消除人生来具有的能力,还会 扼杀人的潜力,使人患心理疾病。暗示对于人的心理、 行为以及脏器的生理活动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幼年或 以往受到他人消极暗示言语或自我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